这种事发生过不止一次。
今年6月份,我国跨境交易中,以美元折合人民币的收入为18026亿元,支出为17074亿元,当月净流入952亿元;5月份流入金额为18550亿元,流出金额为16821亿元,净流入1730亿元。
4月份,流入我国的美元折合人民币18801亿元,流出17783亿元,净流入1018亿元;3月份流入19018亿元,流出18212亿元;2月份流入15071亿元,流出13746亿元;
1月份流入19914亿元,流出18611亿元,各月美元流入额均超过我国对外支付的美元金额,今年前7个月美元净流入总额达8280亿元,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人民币正在反向流动
今年前七个月,我国跨境交易人民币总流入11亿元,总支出12亿元,人民币净流出5534亿元,这很好,我们希望其他国家能够充分接受、使用、储存人民币。
那么我国就需要在跨境交易中“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民币”,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有稳定的获取人民币流动性的渠道。如果国际社会没有稳定的人民币流入和使用渠道,何谈人民币国际化?
美元也一样!美元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货币,和美国在自身的跨境交易中“连续多年大规模输出美元”息息相关。
但现在的问题是:我国需要推动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而不是美元国际化。尤其在美国对中国科技、贸易、企业、金融等多方面打压、制裁的背景下,我国减少使用美元的频率,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我国在跨境交易中就应该“引导合作伙伴更多使用人民币”,也可以是卢布、越南盾、林吉特、新加坡元等等。因为其他国家更多使用人民币的前提之一,就是签署本币协议。
既然本币协议已经签署,中国就不能单方面使用人民币,否则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如果费尽心机谈判出来的本币协议最终成为泡沫,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不利的。
我国在继续进行跨境交易人民币输出的同时,也应该减少使用美元的频率。比如在我国稀土出口方面,应该“要求其他国家尽可能使用非美元货币购买”——那么流入我国的美元在理论上应该低于流出的美元。
但实际情况是,流入中国的美元多于流出的美元,也就是说,其他国家都在用美元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这种“反智”行为必须扭转!我国并不缺少美元等外汇,尤其在美国全面打压中国的背景下,用“零成本印制的美元”去换取人民辛勤创造的商品和服务,实在是不划算。
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应以“产业导向”货币国际化路径为主,国家应发挥好制度建设者和措施推动者的作用——依托竞争力强的商品,获得全球产业链话语权,推动人民币在结算中的主动地位。
我们要看到,我们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很多大宗商品的供给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比如稀土、高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港口巨型桥吊等。
列入出口管制目录的还有六面顶压设备及专用关键零部件,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航空航天结构件和发动机制造相关设备及软件、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出口管制目录中的商品还有很多,南盛就不一一列举了。出口管制并不是禁止出口,而是要求国外进口商提出申请,得到我国的许可后才能采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出口管制,要求他们用人民币采购。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推进,更多细分领域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的“隐形冠军”将被培育出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我国跨境交易中增加人民币流出,减少美元流入。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分享!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