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5秒一次反转,每30秒一次冲突,3分钟一场爱、恨、复仇......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在海量信息传播趋势下,以其“短、平、快、爽”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在碎片时间新的精神需求,成为深受用户追捧的“减压神器”和“电子榨菜”。
微剧行业自2023年“破圈”以来,依托供需双强的行业生态,逐渐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微剧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微剧行业市场规模为358.6亿元,同比增长234.5%。预计2024年中国微剧市场规模将达到484.6亿元,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人才济济 推动转型发展
《大英博物馆大逃亡》《我当80后后妈》《闪婚后傅先生的马甲再也藏不住了》……说起这两年爆红的微短剧,00后观众孟洋都知根知底。从2023年开始,观众孟洋看了很多不同题材的微短剧。“体量小、时长短、节奏快,可以边坐地铁边看,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看,剧情也很解压,很过瘾,看得过瘾。”
“短剧的受众群体往往是年轻、快节奏的观众,习惯在碎片时间观看内容。”对于短剧走红的“流量密码”,河南嘉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磊在接受《工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剧每集时长主要在1到3分钟,“这就要求剧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故事情节,整体节奏感强,场景切换快,最大化利用时间,让人始终处于高节奏的观影体验中。”
但随着行业快速扩张、良莠不齐的发展趋势,一些微短剧盲目追求流量,盗版、侵权、价值引导不力等问题不断涌现,降低了剧集的内容意义和价值,进而导致行业面临诸多质疑。
摒弃老套的“热血剧”,摆脱滥俗的土味剧情,一些短微剧在尝试创新转型。“比如将题材内容与传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孟洋以短微剧《大英博物馆大逃亡》为例。这部剧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的中国文物与中国记者相遇,共同踏上回家之旅的故事。通过剧集,呼吁更多人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该剧上线当天就收获了500多万点赞,全网总播放量突破10亿。
创新的内容主题和商业模式
“随着微短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观众对于内容品质和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谈及微短剧的观众需求和题材变化,担任过多部微短剧制片人的河南原本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祥景表示,如今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开心剧”或者“套路”剧情,而更倾向于有深度、有内涵、能引起共鸣的作品。
“人的审美总是会疲劳的,一时的快感固然好,但如果一直给它同样的快感,就会疲劳。”北京木为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短剧导演豌豆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解决头部投资的问题。“首先要选择更好的剧本、更新颖的题材,同时给制作团队更高的成本预算,好片子自然就出来了。”
观众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带来短剧内容的创新,“短剧+沉浸式文旅”模式就是其中之一。洛阳剧本杀产业园引入的洛阳浩博文化有限公司,专注于短剧和影视项目的开发,并致力于洛阳文化IP剧本创投等业务。该公司总经理罗宏伟说:“我们开发了很多洛阳城市文化IP,把文化IP故事化、剧本化,比如洛阳的沉浸式文旅短剧。”
一部好评如潮的微短剧,除了内容、题材上的创新,还需不断完善商业模式,适应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属性,实现用户的精准触达。
“微短剧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投资品,而是正逐步与其他市场实现良性互补,比如文旅需求、企业需求、其他商业需求。”罗宏伟认为,微短剧行业除了播放量、点赞、会员充值等数据和收益外,还能与其他赛道共同实现商业价值的“微流通”。
走向精致和有序
“微短剧的发展方向是精致化、有序化。”罗宏伟表示,过去一些制作相对粗糙甚至低俗的微短剧终将被市场淘汰,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逐步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对于微短剧的发展方向,郑磊认为,一部微短剧不仅要有吸引人的主题,还要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情感共鸣感。“能深入挖掘人性、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题材,通过紧凑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塑造,合理安排故事的深度和娱乐比,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产生共情。这样的作品往往能深入人心。”
微短剧行业各级监管正在不断加强。6月,微短剧正式进入“全员备案时代”。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管理新规正式生效,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级审核”。未经审核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这次出台的新规,明确了微短剧的发展方向。优质好内容,给观众好的观剧体验,才是方向。”豌豆说。
此外,不少地区和播出平台相继出台精品短剧扶持政策,助力短剧逐步从高流量走向高品质、从套路走向精品。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出台“北京短剧行”创作计划,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每年设立50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推动短剧发展。
“政策的变化、观影认识的转变,对作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头部影视公司的参与、大平台的运作,会带来更加工业化的制作体系和更高的制作标准,促进微短剧整体品质的提升。”李向景分析道。
“未来,微短剧在题材上会更加细分化、多元化,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李祥景表示,品牌定制化的微短剧将快速进入市场,以微短剧的形式进行推广和传播。“打破题材同质化,创新创造新的感官体验,是当前及未来所有微短剧从业者的主要任务。”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