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三年巨亏 437 亿?内部人员回应:谣言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南都万财社记者 罗曼玉 撰稿

近日,景顺长城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刘彦春三年巨亏437亿元,获得36亿元稳定管理费,个人收益达1.3亿元的消息引发网络关注和热议。8月15日,景顺长城基金一位内部人士对媒体回应称,“网上的消息不实,纯属谣言。据了解,收益数据来自某网红自测。”

“说刘彦春3年赚了1.3亿,那是胡乱猜测。”

南都晚报财经记者了解到,某互联网财经博主近日撰文称:“近三年来,刘彦春管理的6只基金产品累计亏损437.63亿元,其管理的基金在此期间共收取管理费36.53亿元。个人薪酬方面,刘彦春2021-2023年年薪分别为5871万、4677万、3231万,三年累计收入1.38亿元。”此外,文章还提到:“景顺长城基金从业人员、高管、基金投研部负责人以及刘彦春本人均已赎回大量持有的基金份额。”

对于刘彦春的薪酬以及其持股是否被清仓,景顺长城基金一位内部人士向媒体回应:“薪酬是有人按照管理费算的,纯属谣言!另外,文中提到公司员工在其基金的持股一季度降为零,也完全不是事实。员工、基金经理、高管的持股情况只在半年报、年报中披露。”

关于基金经理持股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期末该基金经理员工持有景顺长城新兴增长126.61万股,占该基金总股份的0.%。由于该基金2024年半年报尚未披露,因此无法判断刘彦春等基金经理的持股变动情况。

曾是“千亿基金经理”,近三年管理规模大幅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刘彦春曾是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经理,2015年1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2015年4月至今任股权投资部基金经理,还曾担任该公司研究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现任景顺长城基金股权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目前管理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等6只产品。

作为景顺长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的管理规模、业绩和持股情况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一季度末,刘彦春管理的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015.8亿元,成为继易方达基金张昆之后的又一位“千亿公募基金经理”。同年二季度末,其管理规模达到个人巅峰1163.01亿元,成为中国市场权益类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之一。

不过,随着近3年来白酒价格的下跌,重仓白酒的基金规模和业绩也出现下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8日,刘彦春目前管理的6只产品总规模已缩水至453.54亿元,其中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两只百亿元基金规模为237.12亿元、景顺长城鼎益A两只百亿元基金规模为107.16亿元,近3年来业绩分别下滑41.66%、41.32%。

二季度坚守白酒股 期待更多政策提振内需

在刘彦春管理的基金中,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是管理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基金,堪称其“代表作”。一季度末该基金净资产规模272.06亿元,二季度末236.75亿元,较上期减少12.98%。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短期业绩表现方面,该基金近三个月业绩回报为-19.59%,近半年业绩回报为-12.85%,长期表现方面,近一年业绩回报为-24.80%,近三年业绩回报为-42.45%。二季度资产配置方面,债券占比4.84%,股票占比93.39%。

具体来看二季度持股情况,持股前十大的股票分别为迈瑞医疗、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海达集团、山西汾酒、美的集团、中免集团、晨光股份。其中,刘彦春增持了海达集团、迈瑞医疗、美的集团,大幅减持了泸州老窖、五粮液、古井贡酒、中免集团、贵州茅台、山西汾酒。

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三年巨亏 437 亿?内部人员回应:谣言插图

刘延春在二季度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转型,以应对当前债务、经济和国际关系等挑战。为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寻求生产主导型经济复苏,包括产业链自主可控、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房地产去杠杆、地方政府严守财纪、共同富裕等。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各行业整体呈现以量换价的特征。低价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进而传导至财政和居民收入,也导致国内风险资产长期低迷。

他说,期待改革增强活力,更多政策拉动内需。现阶段过高的实际利率水平显然不利于经济企稳,需要多想办法稳定资产价格、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增加居民收入。根据我国目前物价形势、利率水平、财政状况,我国有充足的动力和能力推动总需求扩大。短期来看,预计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加快,财政力度的边际扩大有望带动经济边际回升。

结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