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美女基金经理陈洁馨:越努力越不幸,两年亏近七成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撰文 | 吴瑞欣

前不久,曾经的顶级投资人刘彦春因连续两年换手率不足10%,导致3年巨额亏损437亿,被投资者批评“躺着赔钱”。

如今,有投资者又发现了一位离职率超1000%的“勤奋”美女基金经理,充分说明了什么叫“越努力越不幸”。

两年内下跌近 70%

基层民众败下阵来:不行就转去打扫卫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便投资理财,或者买股票,亏损2/3也是不容易的。

没想到,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美女基金经理,能如此轻松地做到。

近日,民生嘉银美女基金经理陈洁欣的表现引发投资者热议。

天天基金透露,截至2024年8月16日,陈洁欣在民生嘉银基金任职不到三年,其管理的基金已亏损68.60%,亏损幅度接近70%。虽然基金总规模不大,目前只有2100万,但亏损这么多还是挺吓人的。

天天基金网了解,陈洁欣的履历十分亮眼,硕士学位,毕业于美国佩珀代因大学商学院,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在成为基金经理之前,曾担任至少5年研究员。

陈洁欣自加入民生嘉银以来,先后管理民生嘉银创新增长混合A、民生嘉银医疗健康股票A两只基金。不过,在其任职期间,这两只基金产品表现不佳。例如民生嘉银创新增长混合A,截至8月16日,陈洁欣任职期间收益为-73.35%;民生嘉银医疗健康股票A在其任职期间也亏损了49.26%。

或许是因为业绩不佳,2023年8月21日,陈洁欣辞去民生嘉银医药健康股的职务,只专注于民生嘉银创新增长基金。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扭转下跌趋势。今年以来,民生嘉银创新增长依然表现不佳。截至8月16日,民生嘉银创新增长A/C分别下跌28.49%和28.67%,在4123只同类基金中排在4000支之外,名副其实的“垫底王”。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嘉银创新增长在孙巍、王晓燕管理期间,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总收益分别达到134.86%、79.67%,2020年末管理规模达5.89亿元。但如今,在陈杰新的管理下,基金规模迅速缩水至1900万元。

一些2020年开始买股票的投资者贴出图片称,“看着这个回报,我都想哭了”。

让人想哭。投资者贴出的盈利图显示,建仓初期盈利还在稳步上升,最高接近80%。但从2022年开始,收益率开始不断下降,不仅由正转负,到2024年4月25日,收益率已经跌至-66.17%。

4月25日,民生嘉银创新成长A的单位净值为0.7266,但截至8月16日,该基金单位净值已跌至0.6144。也就是说,如果这位投资者还持有,他的亏损还在扩大。

看到基金账户不断亏损,投资者早已失去了防备,纷纷在股吧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有投资者气得在股吧里抱怨,“你还是基金经理,让投资者干活去吧”、“你们公司还需要人来做清洁工吗?不需要就换个岗位。”

民生加银美女基金经理陈洁馨:越努力越不幸,两年亏近七成插图

成交率超过1000%

被批评“总是追求高点”

相比前不久被批评“躺平”的景顺长城刘彦春,陈洁新要“勤奋”得多。

从基金换手率来看,陈洁欣与刘彦春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以民生嘉银创新成长A为例,自2022年陈洁欣上任以来,该基金换手率从2021年的201.99%飙升至1000%以上,最高峰时达1588.38%。截至2023年末,该基金换手率仍高达1241.24%。

在其担任民生嘉银医药健康A基金经理期间,其换手率曾高达1252.91%,不过在其卸任之后,该基金换手率随之下降,2023年该基金换手率已降至547.79%。

别人总说“越努力越幸运”,但说到民生嘉银美女基金经理陈洁欣,主要的说法却是“越努力越倒霉”?

早在去年9月,市值统计就曾统计过,2023年前8个月业绩最差的4位基金经理中,有3位是美女基金经理,一度引发网友热议,其中就包括民生嘉银的陈洁欣。

那么,陈洁欣为何会亏损这么多?难道基金经理越有魅力,投资回报率就越低吗?

从操作上来看,陈洁新的表现不佳和她屡屡加码医药股、疯狂追热点有很大关系。

回顾民生嘉银创新成长的头把交椅,自陈洁新接手管理以来,前十大持股几乎每个季度都会“换血”,几乎没有一只能够“永远呆”着。

比如2021年基础化工行业火爆,其仓位出现了不少基础化工股;2022年二季度电力设备股火爆,民生嘉银创新增长随即跟进,买入了德业股份、天合光能等股票。但没撑几个季度又转向医药;2023年二季度TMT板块火爆,陈杰欣开始持有天府通信、鼎智软件、哲树文化等股票。

纵观民生嘉银创新成长2024年二季度的前十大持股,已变成以医药为主,能源、电网设备、新材料、煤矿等混杂,与上一季度相比,除诺瓦生物外,其前十大持股几乎全部被“替换”。

基金周转率连续两年超过1000%,快速再平衡,但陈杰欣几乎从未在对点上进行调整。此外,陈杰欣此前重仓的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丰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继被披露2023年、2024年一季度因违法违规受到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和浙江监管局处罚。

这些都体现了基金经理频繁调整投资组合,导致选股不够谨慎的问题。

此外,陈洁新的频繁交易不仅没有帮助投资者赚钱,反而产生了相当可观的交易费用,加剧了投资者的损失。

17只产品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超过30%。

去年管理费超6亿

其实,不仅仅是陈洁欣,近年来民生嘉银基金的多位基金经理业绩都不佳,即便是刘小涵、孙炜等“业内资深人士”的表现也有些尴尬。

比如,刘小寒目前管理的民生嘉银精选混合型和民生嘉银优质消费股票A/C两只基金产品表现均不佳,其中民生嘉银精选混合型近两年累计亏损56.93%。

还有被投资者喊来救场的民生嘉银创新增长基金原基金经理孙伟,他总共任职10年46天,管理的基金最好收益为271.87%。但看他目前基金的表现和排名,也是惨淡的亏损。其中,民生嘉银科技创新混合(LOF)近两年累计亏损41.67%。

当然,也有业绩表现相对不错的,比如姚昆、李文军、张毅等,他们的收益也大多为亏损。但纵观整个基金公司,似乎“绿则肥,红则瘦”。

据棉宝财经统计,民生嘉银基金(首只基金口径,下同)旗下17只产品自成立以来亏损超过30%,其中4只产品亏损超过50%。

不过,随着亏损扩大,民生嘉银也收取了不菲的管理费,据2023年财报显示,民生嘉银基金旗下产品贡献的管理费超过6亿元,部分产品去年出现较大亏损。

这不免让人怀疑民生嘉银基金公司、管理层及基金经理是否认真对待这些产品。

规模连续7年维持在千亿左右

四年内三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嘉银基金成立于2008年11月,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其第一大股东为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为63.33%;第二大股东为加拿大皇家银行,持股比例为30%。

民生嘉银基金成立十余年来,共计24次斩获有基金业“奥斯卡”之称的中国证券报金牛奖。

但仔细看其管理规模,近年来并无重大突破。

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三季度末,民生嘉银基金规模就达1064.24亿元,跻身千亿梯队。2020年末,民生嘉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最高达1720.89亿元。但到了2024年二季度,民生嘉银基金最新管理规模为1479.50亿元,位列行业第43位。

另一方面,民生嘉银的高管团队近年来变动频繁。

公开信息显示,民生嘉银基金自2018年至2022年四年间已更换三任总经理,目前,公司董事长李野悌、总经理(总裁)郑志军均为民生体系资深人士。

据不完全统计,民生嘉银基金成立以来,已有宋永明、余善辉、林海、张莉、吴建飞、朱晓光等6位副总经理离任。

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说,如此频繁的人事变动显然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