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真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别急,先看看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际效果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文/落水忠明

(知识局微信公众号)

工业革命说,你在瞧不起谁?

美国人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最近有些美国人,或者说美国的某些人工智能,总在自吹自擂,说什么“人工智能正在蓬勃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美国要……引领世界”,这让国内那些月薪3000元的人们很着急。

不!我们必须快点追上!复制他们的代码!

好吧,复制代码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做历史作业吗?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但是别着急,静下心来多读书,少看AI文案,好好思考,以现在的AI水平,能不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看看现在的无人驾驶汽车,号称融入了先进、智能的AI,但实际效果如何呢?上下班高峰期,换车道都要半个小时。

为什么?是因为算力不够吗?没那么简单。

更根本的原因是,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只能基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来发展,而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是基于二进制的。

这就导致计算机,以及基于计算机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都拥有相同的底层逻辑:只能判断“是”或者“否”。

AI 真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别急,先看看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际效果插图

无论问题有多复杂,最终都会分解成一堆“是”或者“否”。

比如上面提到的无人驾驶汽车,如果有“距离前车2米时刹车”的指令,那么它一定会在距离前车2米处严格刹车,绝不会是2.01米,更不会是1.99米。

但人类却不这么想。我们不在乎,也无法在乎我们与前车的距离是多少米。我们只有在感觉要与前车相撞时才会刹车。这当然会导致我们有时真的会撞上前车。但这也确保了我们不会因为前方 1.99 米以内总有一辆汽车而无法换道。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无法像AI那样精准的测量和感知周围的物体,而AI却无法理解“大概”和“差不多”的概念——哪怕你给它下达“距离前车1.5m-2m时刹车”的指令,它只能把这个转化为“领域”的概念,无法真正从底层逻辑中模模糊糊的理解。

没办法,碳基生物的大脑和硅基生物的CPU不是一个概念的。

也就是说,不管现在的芯片发展是否突破了摩尔定律,只要它还停留在集成电路模型上,就永远不可能产生和人类一样的智能。

要知道,“智能”不仅包括“智慧”和“思考”,还包括“感觉”和“情感”。回到之前的问题,无人驾驶汽车为什么会变道那么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指令太过精准,安全意识不够强,因为它不着急。人工智能不具备着急的情感。

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美国某家公司会破坏摩尔定律,我们为什么要担心一个连担心都不会的AI呢?

除非有一天美国人真的研发出神经计算机,像《复仇者联盟》里的奥创那样,勉强算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象征。但能做到这一点的美国公司,可能不是微软谷歌,而是华纳迪士尼。

再者,我们退一步讲,就算美国真的研制出了神经计算机、真正的仿生机器人,第四次工业革命就一定到来吗?这个还不能说。

AI 真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别急,先看看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际效果插图1

如果机器人只会让人类失业,那么工业革命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就称之为社会革命吧。

机器人是否让人类失业、是否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不取决于机器人的智能程度,而是取决于能否实现量产。

如果能够大规模生产,让大多数普通百姓都能用,并且能够无条件地替代大多数人工作,生产出产品,带来极大的物质富足,那就是工业革命,甚至是共产革命;如果不能大规模生产,让大多数普通百姓都能用,并且能够无条件地替代大多数人工作,生产出产品,带来极大的物质富足,那就是工业革命,甚至是共产革命。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为少数人所有,同时大大挤压了普通百姓的就业机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无偿提供给民众,那不仅不是工业革命,还可能引发革命。

到那时,就不会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破坏机器运动”那么简单了。

那么,机器人能否量产,取决于什么呢?从底层逻辑上讲,取决于能源供应。

其实工业文明的一切,从底层逻辑来说,都是这样的。

我们在中学学习历史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错觉,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内燃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脑和互联网。这当然是正确的。但这种理解是对“工业革命”概念的偏离。

其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根本的革命,是煤炭能源的大规模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石油能源的大规模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受控核裂变能源的大规模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核能的大规模利用。

第四次工业革命要真正取得突破,必须让能源开发和利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比如实现受控核聚变。

一旦核聚变可控,我们能利用的能源将再次呈指数级增长。那一天,革命才真正到来。

问题是,蒸汽机为煤炭能源转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内燃机解决了石油能源利用的根本问题,计算机为受控核裂变打开了快车道。但人工智能在实现受控核聚变方面能起到多大帮助?你忙吗?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