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会议,我看完的总体感觉是,大部分内容还是在谈经济,说明高层领导还是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总结了四点,个人认为值得关注。
1. 对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的态度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从现在的文本来看,还是要求我们两件事都要做好。
我国民营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放则生、管则死”,上届全会公报特别强调,既要“放活”,又要“管”。
决定全文如下:
“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以及前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完善国有企业促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体系,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对企业收费、欠费等长效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检查。”
2. 对市场的态度
这次提出的其中一句话是,“高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对于现代化的强调,可以说是一种使命般的愿景,而现代化的定义也明确意味着与高度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存。
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内容如下:
“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防止政府不当干预价格形成。完善市场对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并根据贡献确定报酬。推进水利、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体系,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产权执法和司法保护,防范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完善依法认定和纠正涉企冤假错案机制。
完善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完善和加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全链条技术突破和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3. 对外开放
讲改革,必然要讲开放。
我认为,没有开放的改革其实就没有起点,无论是体制、市场还是技术,都需要进一步开放。可以说,1978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起点,而2001年加入WTO则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节点。
对外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对外投资。
如果你熟悉改革的历史就会明白,很多政策的出台是因为当时外资的很多诉求,因为改革往往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了一些相关内容。
“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开放。”
“改善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便利化。”
4.财税改革是重点
任何国家的财政税收,其实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
所以前首相曾经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过——
“其实一个国家的金融史是惊心动魄的,你读了它,不仅能看到经济的发展,还能看到社会的结构、公平正义。”
不管是过去黄宗羲的定理,还是后来关于历史周期的争论,其实都是关于财政和税收的。
由于房地产等行业的下滑,财政收入面临压力,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关系肯定会面临改善,这个时候如何做出改变其实非常重要。
我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列了几点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请大家看一下。
可以看出,一方面强化预算制度,另一方面对地方财力做出一定的让步,这其实是对已有事实的承认。
“完善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金与预算的统筹协调,把通过行政权力、政府信用以及国有资源和资产取得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授权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作为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
对于网上热议的房产税,很多人都在议论,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
看完总体感觉,关于就业、民生等问题,群众的一些呼声和感受还是被注意到的。
那么,我们就借此机会来谈谈历史吧。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常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后的下半年举行。
由此可知其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的特点,因此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我查了一下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你看一看就知道它对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它几乎是当代中国经济政策史的一半。
特别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说改变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5、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想、新举措。
6、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激活农村金融。
7、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些看似简单的名单背后,其实是无数人的命运跌宕起伏。
最近看了一些早年地方领导主导改革的资料,很多艰苦的任务确实让人感动。
比如,有个叫沈哲寿的人,80年代是杭州市委常委,很有学问,早在南巡之前就主导了娃哈哈收购杭州罐头厂,当时震惊了中国。
他曾这样评价这项改革:
他说,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观念和利益两个方面,旧观念、旧思维的阻力的强度、广度和持久性往往不亚于利益的阻力。
“4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艰难前行、在新旧思想碰撞中逐步推进中实现的。”
民生难,改革先要转变民心,这是真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