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操作直接导致宝马销量下滑。据公开资料显示,宝马今年7月累计销量为48938辆,而今年6月累计销量为55554辆,环比下滑超过11%。据相关人士透露,宝马自退出“价格战”以来,订单量大幅下降,与过去相比下降了20%至25%。如果订单下滑的消息属实,那么宝马8月的销量可能还会更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宝马汽车因降价多次登上热搜榜,而其中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便是“宝马i3裸车价降至17万元”。要知道宝马i3的建议零售价为35.39万元起,折后17万元的裸车价相当于打了5折。虽然这个入门价有些夸张,但部分门店加上折扣后,确实能以17万多元的价格买到宝马i3。
汽车之所以卖得这么便宜,并不是因为制造成本低,而是因为有些门店被迫亏本销售。否则,长期库存积压带来的后续损失可能更大。眼看这样发展不行,宝马集团决定调整策略,不再坚持“价格战”。随后,全系品牌价格均有上调。据悉,目前宝马i3优惠后售价已经回归20万元价位区间。
宝马i3 6月份销量为6952辆,7月份涨价之后销量下滑至4083辆,降幅接近3000辆。
在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后不久,有门店销售反映,涨价后到店订车的人不减反增。这是因为很多“观望”的人本来就想买宝马,看到等不到低价甚至可能涨价,这些用户自然会抓紧下单,避免日后价格越来越贵。因此,前期订单量小幅上涨也是正常现象。
但这样的用户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用户在宝马和其他品牌之间挣扎。每当宝马涨价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都会投向其他竞争车型。所以从长远来看,涨价、销量下滑是必然的结果。都说如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价一旦下调,就很难再涨了,除非车型有足够强的产品力,具备不可替代性。但目前来看,宝马的车型似乎不具备这个特点。
除了宝马,其他跟随宝马退出“价格战”的品牌还有奔驰、奥迪。不过这两个品牌7月销量均出现下滑,不过降幅没有宝马那么大。可见现在消费者买车还是很理性的,只有产品力能支撑起它的价格,这款车才会被更多人接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所谓退出“价格战”的品牌最终都会放弃,开始降价,具体情况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