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新能源安全战略提出10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一直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承担着我国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和25%以上的煤炭供应。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易学东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实施新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基础支撑作用。要更好统筹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障,坚定不移履行国有企业使命责任;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地位,充分发挥在能源技术革命中的“排头兵”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智库的职能作用,思考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科技创新方面,易学东认为,国有企业要继续聚焦制约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我国能源安全的共性问题,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研究,并以科技创新补短板、强优势、强弱项,提升能源独立和保障能力,围绕能源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能源行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转型变革。
具体在煤炭行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李延江表示,10年来,煤炭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稳住了能源基本安全,守住了能源安全底线。
“从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态势看,我国煤炭消费结构、消费强度发生质的变化,主要耗煤行业发展进入产品产量高位波动、增速回落的阶段。初步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进入峰值平台期,煤炭行业即将进入产量零增长阶段,转型发展进入突破的关键时期。”李延江说,从煤炭行业发展阶段和地位作用看,煤炭作为底线能源的地位不会变,支撑清洁能源发展的使命不会变,向工业原料、煤基新材料转型的方向不会变,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不会变。
构建新能源体系,必须兼顾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60——中国能源工业现代化之路》报告指出,新能源发展重在增加增量。稳步推进西北大型风电、太阳能基地、西南大型水电基地、以沙漠、戈壁、荒原为代表的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是未来新能源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的重点。传统化石能源发展重在稳住存量,为新能源规模化发展让出空间,提供底线保障。推进煤电与新能源联合运营,是未来重要的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要继续深化能源领域智库合作,推动能源领域中外智库、央企智库与地方国资国企智库、‘硬技术’与‘软科学’智库合作,推动新能源安全战略向纵深发展。”易学东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