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黄大陆
设计/石超
东边五年,西边五年。
2014年,蔚来汽车成立,今年是十周年。2019年,李斌是汽车行业最惨的人。2024年,李斌成为最努力的人。
前五年,蔚来汽车起步辉煌,突飞猛进,却意外损失了几乎所有资金,陷入绝境。后五年,蔚来汽车获救,挺了过来。走过地狱之门的人,往往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各种明里暗里的攻击在汽车竞技场的上空来回飞舞,所有参与者都紧张不安。新势力CEO担心白发苍苍,民营企业掌门人进入战时状态,央企和国企高层几近更替。而占据制高点的蔚来汽车却远离是非对错。
蔚来方面,MEGA的失败让理想汽车的李想几乎从社交网络上消失,汽车媒体的话题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小鹏汽车与大众竞争激烈,何小鹏说外语的时间可能比说中文的时间还多;至于蔚来,李斌还在孜孜不倦地努力。
左手有手机、芯片、换电站,右手有蔚来、乐道、萤火虫,蔚来的版图越来越大,故事也越来越完整。随着连续多月月销破2万,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蔚来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2024年,小米雷军的到来,将汽车高管从幕后轰到了台前。顶着北大社会学高材生的光环,李斌和雷军一样高大帅气,口才和气质都不错。雷军的白色T恤上的标签很醒目,于是李斌就把黑色T恤焊在了自己身上。甚至论体力,新势力创始人都占了上风。
8月5日23时33分09秒,办公室里李斌依然精神抖擞,和同事们一起见证了蔚来第5000万辆换电服务的完成。
7月27日,NIO IN 2024,蔚来创新技术日,李斌开完发布会之后,参加了150家媒体的集体采访,随后和4位技术负责人进行了3个小时的直播,从下午一直直播到深夜。
2023年12月17日,李斌还参加了一场“超长直播”,他驾驶ET7从上海开到厦门,边开车边说话,完成了长达14个小时的超长测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024年6月22日,在合肥,巨浪第五批学员抵达位于合肥新桥的蔚来二工厂,开始为期两天的第三模块课程《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学习。李斌以导师身份亮相,讲课长达210分钟,期间对所有问题一一解答、拍照、签名。
当被问及蔚来为什么要做手机时,李斌表示,“未来能放进汽车的东西蔚来可能就做,不能放进汽车的东西肯定不做。”在预测中国汽车的未来时,李斌认为,“未来中国企业的全球机会,恰恰就是日韩企业所在的市场”……
在当天的课堂上,李斌分享了很多关于汽车行业的思考,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之所以全力以赴,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黄金机会。
“CEO需要提供情感价值”
2024年,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放松感。
不被别人的步伐、话语、成绩所影响。如果你最近见过李斌,他身上就散发着这种气质,当他努力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变得放松。全身心投入的李斌,似乎很难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并不扭曲,也不自暴自弃,甚至还心胸开阔,能够理解那些攻击他的人。
此前,面对“因为一个人而讨厌一个品牌”的负面新闻,李斌曾回应道,“讨厌我没关系,这款车是那么多兄弟姐妹一起努力做出来的,投入了那么多心血研发,请不要讨厌我们的产品,特别是纯电动产品。”
当被轩辕学院的学生们问到对那些骂他的人有什么感受时,李斌语气轻松地说,网上各种负面声音“没什么,很正常”,因为“现在的CEO是需要被消费,需要提供情感价值的”。
“最初做汽车很简单,蔚来融资3亿美金,我自己出一半钱,蔚来股份都是我自己的钱买的,这个很重要,不然别人会觉得你骗别人的钱,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的心态没有问题。”
谈及心态,李斌认为与性格、创业经历有关。“我从大学开始创业,现在的困难跟我的人生经历比起来不算什么。以前七个人在一栋居民楼里干活,半年没发工资,兜里就只有几块钱挤上公交车。所以现在不是问题。”
李斌来自安徽的一个小城市,他的故事和其他商界大亨一样传奇,白手起家,跌入谷底,重生,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让他豁达开朗。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创业者,管理预期很重要,目标很宏大,但现实很惨淡。蔚来资本也投了很多公司。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创业,我说很简单,如果你做不到这件事情,你会去做吗?如果你能做到,那就去做。”
创业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斌清醒地认识到,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是大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你能接受就去做,小概率事件你想要就去争取,这两者并不矛盾,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包括被网友骂过,这个世界不欠你一个理解。”
在创业过程中,李斌不知不觉做到了现代人追求的品质之一:自洽。“大家都已经用钱投票了,很多人说不了你的好话,你也不能被别人消费。”
除了自身的调整,李斌的好心情还来自于蔚来近期的业绩表现,7月份蔚来单月交付新车20498辆,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
“蔚来2022年、2023年整体节奏有点跑偏,但2024年节奏已经调整好了。从马拉松的角度看,节奏平稳就是最好的阶段。”李斌曾表示,2024-2025年国内高端纯电动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蔚来已经做好准备。
蔚来做了一件事
2024年已经过去一半,蔚来做了很多事,但李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一件事上:讲技术,认真、耐心、孜孜不倦地告诉外界,蔚来有技术。
蔚来创新技术日是蔚来十年来的第二个技术日,李斌在活动上宣布蔚来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5纳米智能驾驶芯片神机成功流片,并正式发布历时四年研发的整车全球化操作系统SkyOS天枢。
在汽车行业,技术日并非新鲜事。早在2019年,小鹏汽车就举办了“1024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分享日”,后来成为常态化活动。特斯拉的“AI Day”也是品牌展现个性的舞台之一。一直以来,NIO Day都是属于蔚来和用户的节日。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用户是蔚来的护城河,换电是蔚来的护城河,但李斌想给蔚来注入一个新的标签:技术是蔚来的护城河。
“技术是蔚来的基础,以前大家觉得蔚来服务好,做了很多不符合公司业务的事情,因为宣传不够,大家经常觉得蔚来没有技术。今天社交媒体把大家的思维搞得极端了,好像你只能这样,不能别的。数学好,就一定语文不好,语文好,就一定数学不好。”
在课堂上,李斌希望给轩辕学子们介绍一辆真实的、有胆识的、技术先进的蔚来汽车。
他介绍说,蔚来已实现智能电动汽车全栈自研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及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动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全车操作系统、全景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化数字化运营12个关键技术领域。
为此,2023年蔚来汽车研发投入达134亿元,2022年为108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拥有超过1.1万名研发人员,全球专利超过9000项。
“我不能说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但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我们很多研发投入的产出不是马上就出来,可能是明年、后年,甚至更远。研发是我们花钱的主要方向之一。”
李斌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蔚来汽车具备长期竞争力。“研发的最终目的,要么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要么是为了长期拥有更好的竞争力。研发不是为了研发,最终是为了商业目的。”
在这个策略之下,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60%-70%属于基础研发费用,也就是说,“不是只针对某一款车型、某个品牌,这些东西是可以在所有品牌、所有车型上用的”。
李斌的蔚来,蔚来的未来
2017年11月的冬天,李斌和妻子在国贸桥附近散步,看到桥下堆满了共享单车,就像城市里的斑块。两人花了三四个小时才把单车整理好。单车太多了,李斌就花钱雇了一个骑手帮忙。干了一会儿,骑手说自己太累了,没付钱就走了。
“我们做摩拜的时候,竞争对手的车都是炮灰车,连智能锁都没有装,两三百块钱一辆,满街都是蝗虫,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对付他们。为什么后来非要把摩拜卖给美团呢?我觉得太没意思了,初衷好好的,结果弄得这么乱。”
回想起这段并不算长的往事,李斌还是有些遗憾。很多创业者除了赚钱,还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家伟大的公司,引领潮流,颠覆行业,名垂青史。在汽车领域,蔚来汽车做了一些行业首创的事情。
2018年,李斌在招股说明书的公开信中表示,将捐献5000万股蔚来股票(约占其个人持股的三分之一),设立用户信托基金,由全体蔚来用户共同探讨如何使用这些股票带来的经济利益。
回忆起这个过程,李斌说,创业之初就想做用户至上的企业,但几个积分、几个奖励,无法让用户有主人翁意识,所以他决定自掏腰包,一开始是想All In的。
“我准备招股说明书的时候,住在酒店里,早上洗澡的时候,我就想,投三分之一有什么用?我把钱全投了。我打电话给我老婆,她问我能不能留一部分。我说我决定了。老婆说,好吧,反正这是你的公司,我们家也不需要多少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李斌一怒之下打电话给律师,律师劝他说:“你疯了,你现在这么做,投资人会认为你不理智,太理想主义了,如果你不爱钱,那就没有意义了,你现在这么做还太早。”
最终,李斌将自己持有的三分之一股份给了用户。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但他还是觉得很有意义。“我觉得这件事情的价值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可能要等到我退休或者去世了,价值才会升值。”李斌说,这件事情的价值在于最终谁拥有这家公司,“你可以说是员工,也可以说是股东,但我觉得最终还是用户。”
还有换电,随着电动化产业不断扩大,800伏快充和换电是两个比较领先的赛道,而在整个汽车行业,蔚来走在后者的前面。要想富,先修路。发展电动汽车需要基础设施,但这是固定的、大资产的投入。蔚来至今还在亏损,这和它建了太多换电站、充电桩不无关系。
截至7月,蔚来已部署换电站2458座、充电桩22917座,换电次数突破5000万次。6月13日,蔚来首批第四代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将支持多品牌、多车型自主换电。
“我们是布局充电桩最用心的一家,别人不愿意建的地方我们就建,比如新疆、西藏珠峰,我们在漠河都建了高速网络,车主要去,我们就得建。现在我们的充电桩80%都是其他品牌在用。”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李斌愿意投入,因为他有责任心、有热情,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机会。
“100年前,汽车是技术创新的巅峰,但后来逐渐成为夕阳产业。我最近在重读一些早期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写的书,比如斯隆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我觉得很有意思。他们当时做的很多事情都非常有前瞻性。”
回望过去,当下的智能电动革命亦是如此。“我们现在讨论的所有技术创新热点,如果不在汽车上解决,基本上就没有在其他地方真正落地的可能。本质上,汽车产品是最好的载体,汽车行业也是在各个领域更好地展示和应用最先进的创新技术的最佳行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的机会非常非常大。“我相信中国企业会在这一波创新中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我粗略预测,10年后,全球前10大汽车集团,大概有5个是中国企业。”李斌说。
他没有对轩辕学派说的是,其中一定会有未来的名字。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