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信托公司正在按照销售合规的要求招聘财富端人才,不过也有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公司一直在招聘相关人才,此轮招聘并无特殊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信托公司暂停第三方销售,自建销售团队,不会造成财富端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于不依赖销售的信托公司,招聘往往侧重家族和标的资产领域,与传统非标业务有着本质区别,要求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所需人员数量也没有非标业务那么多。
许多信托公司正在招募财富管理领域的人才
6月起,金谷信托通过微信公众号“金谷信托财富管理中心”发布招聘公告,招聘岗位包括“区域财富中心/家族团队负责人”和“家族团队财富顾问”,工作地点涉及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相关职位要求具备2年以上财富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同样自6月份以来,大叶信托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叶信托信息中心”发布多条招聘启事,所招聘职位包括“财富团队负责人/家族信托团队负责人”“财富经理(财务经理)”等,工作地点包括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
此外,国元信托上月还在官网开始招聘“信托经理(江苏、浙江)”、“财富管理团队负责人(上海)”、“财富管理经理(蚌埠、芜湖、浙江、江苏、上海)”三个职位。
他们为何“扎堆”招聘财富端人才?上海一家信托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目前信托公司都在按照销售合规的要求,自建销售团队是目前的趋势。不过,也有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他们公司缺人,一直在招聘财富端人才,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据了解,6月份曾有市场消息称,部分信托公司接受窗口指导,被要求暂停第三方代销业务。
永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公司大举招募财富管理人才,可能和信托行业此前调研第三方平台销售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信托公司自身对于人才的战略要求。“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第三方销售人才跳槽到信托公司财富管理端。”
私人财富经理吴素伟告诉记者,目前信托公司的销售渠道只剩下少数城商行,第三方机构确实拿不到产品。市场上一些销售信托产品的个人或团体,也是从直销部拿产品。他补充道,“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不受影响,因为大部分证券公司都有证券资管,很少有卖信托产品的,公募基金基本不卖信托产品。”
业内人士:不会造成财富领域人才大量流失
“对于直销能力较弱的信托公司来说,委托第三方进行财富销售可以降低信托公司的成本。但代销模式下,信托公司对第三方的销售方式、话语权失去了掌控,容易引发市场风险和纠纷。”帅国让说。
金融信托领域资深律师唐春林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信托公司通过第三方销售产品,由于是外部合作,除了合约约束外,很难直接管理销售机构的各类销售行为或人员,也很难管控第三方机构夸大宣传销售业绩、诱导投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并不是代销就一定会出问题,关键在于有效监管和有序引导。”唐春林律师也表示,理财销售人员的培训、渠道的搭建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很难要求信托公司既有很好的投资管理能力,又有较大的销售投入。
一些信托公司暂停第三方销售,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这是否会导致财富管理领域人才大规模流失?
吴素伟认为,部分信托公司暂停第三方代销,不会造成行业人才的大量流动。信托公司纷纷自建财富管理团队,与近期第三方代销暂停有密切关系。信托募资突然下降对部分信托公司影响很大,但仅限于前期依赖第三方代销的信托公司。对于不依赖代销的信托公司,招聘方向更倾向于家族、标的资产领域,与传统非标业务有着本质区别,要求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人员数量的需求没有非标那么大。
对于信托公司自建销售团队的主要困难,吴素伟坦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组建财富管理团队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短时间内难以盈利;第二,需要持续的产品供给,尤其是非标产品;第三,考核体系。有的信托公司要求理财师一年募资2亿元才能入行,有的则要求3亿元才能入行。考虑到投资者投资信托产品的意愿较低,信托募资要求不断提高,但薪酬却在降低,因此财富端很难吸引到服务大量高净值客户的优秀理财师。
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