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与股价双双反弹
沉寂许久的教育板块近日出现强势反弹,截至8月7日收盘,A股市场中公教育、安利教育涨停,科德教育涨6.15%,全通教育涨2.51%;港股市场卓越教育集团涨7.81%,新高教集团涨2.03%,思考乐教育涨4.18%。
事实上,自8月5日周一开盘以来,教育板块已连续三天涨停,普遍上涨。其中,中公教育7天涨停6次,阿里教育3天累计涨幅33.09%。针对股价持续上涨,教育板块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交易风险提示公告。阿里教育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当前教育培训业务仍属于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
在普遍上涨的氛围中,新东方8月6日宣布扩大股份回购计划,股份回购计划项下授权回购的股份总价值将由4亿美元增至7亿美元。随即,新东方美港股价应声上涨。回购计划公布当晚,新东方美股收盘大涨13.38%。8月7日港股收盘,新东方港股股价报55.8港元/股,股价涨幅达6.29%。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当前教育板块的回暖不仅仅限于股价,部分教育板块上市公司业绩也有一定增长。以龙头公司新东方、好未来为例,新东方2024财年净营收同比增长43.9%,净利润同比增长74.6%;好未来2025财年一季度扭亏为盈,公司营收也由去年同期的2.75亿美元增长至4.14亿美元。
积极政策
一度被市场忽视的教育板块为何会升温?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轮市场情绪波动或与上周末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有关。《意见》中提出发展教育培训消费,也被市场视为利好信号。
从《意见》原文来看,文件明确提出,要激发教育培训消费活力,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要推动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提升,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历类优质公益性课后服务;鼓励与国际知名高校在国内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新《意见》与此前的“双减”政策均使用了“教育培训”一词,虽然用词相同,但两份文件所表达的内涵不同。“双减”政策中提到的“教育培训”主要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而国务院《意见》中提到的“教育培训”主要指高等教育和非学科培训。
对于近期教育板块的变化,储朝晖认为,资本市场的敏感度可能是因为家长对于培训的刚性需求,只要出现相关消息,就可能对市场造成影响,导致股价波动。
有序监管指明转型方向
毫无疑问,作为政策相关性极强的行业,教育行业企业的业务方向绝对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在转型上取得突破。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相关企业转型动向发现,多数机构已做出从K12学科培训向职业教育、智能硬件、直播电商转型的共同选择。目前包括好未来、新东方、高途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已推出智能教育硬件,并在直播电商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在职业教育领域,科德教育、中公教育、学大教育等均开始布局职业教育。以学大教育为例,今年2月,学大教育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珠海龙达智业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70%股权,并间接持有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珠海市工贸管理学校70%的举办方权益。
多经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教育消费是刚性需求,在当前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推动教育消费发展被凸显,可以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葛文伟表示,从过去三年的经验看,只管控教育供给侧而不引导教育需求侧,导致各类“黑班”、非法培训等层出不穷。目前的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教育培训行业的管控将从“一刀切”转向更加科学有序的监管。
储朝晖也表示,一类政策从发布到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同时,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不可能通过“一刀切”的政策解决所有问题。新出台的《意见》在明确“教育培训”概念的同时,也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或许为教育培训机构转型指明了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