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汽车行业分析机构称,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销量达41.75万辆,占比58%。
众所周知,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曾占据俄罗斯汽车乘用车市场较大份额的韩系、日系、法系等外资汽车厂商相继退出,导致该国新车市场销量暴跌。与此同时,大批中国汽车品牌迅速涌入,填补了市场空白。
正是在俄罗斯国产汽车和中国汽车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俄罗斯新车销量在2022年暴跌至近期低点68.7万辆后,于2023年重回百万以上。
据俄罗斯汽车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PPK)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继续同比增长79.1%至71.9万辆。预计今年该国汽车市场销量极有可能达到150万辆左右。近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EB)也将全年销量预测从130万辆上调至145万辆。这意味着今年俄罗斯新车市场将基本恢复到此前的正常水平。
前十名中,中国占据八席
上半年俄罗斯市场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又有哪些中国品牌势头强劲、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在俄乌冲突之后,部分汽车品牌仅向AEB公布季度销量,有的干脆不再提供销量,导致该机构统计的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从今年开始,该机构将不再公布品牌数据,只公布整体销量。
目前引用的主要数据来自另一家机构PPK JSC,该机构以新车销售给车主的数量为依据,较为准确,一般只公布各品牌、各车型销量前十名以及整体市场销量。虽然数据并不完整,但从PPK JSC公布的部分数据中,还是能获取不少关键信息。
例如,上半年十大品牌销量榜单中,俄罗斯拉达以20.7万辆继续位居榜首,其余9席中8席为中国品牌,唯一例外是白俄罗斯与吉利的合资品牌。
具体来看,拉达虽然是前十名中唯一销量突破10万辆的品牌,同比增长54.1%,但其增幅明显低于整体市场的79.1%。而且,在看似辉煌的背后,拉达上半年的市场份额缩窄至28.8%,远不及去年同期的33.5%。
这一点从销量前十车型中也能得到印证,Lada、Vesta、NIVA三款畅销车型中,只有Vesta在上半年保持强劲,其他两款车型则出现疲态,尤其是俄罗斯市场长期占据销量榜首的车型,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仅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不过,榜单上的大部分中国品牌仍在大步前进。
比如2023年才在全国破10万辆的哈弗,今年上半年就卖出了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11.3%。不出意外的话,哈弗今年的总销量很有可能达到15万辆左右,甚至更高。除了榜单上的热销车型外,M6和大狗也是哈弗比较重要的车型,上半年销量分别达到1.7万辆和1.1万辆,后者同比增长240%。
和哈弗一样,吉利上半年在俄销量同比增长逾一倍至6.9万辆,今年有望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吉利虽然是白俄罗斯首个国产品牌,但旗下车型全部来自吉利,比如目前在售的X50就是吉利缤越。
排名第五的长安是8个中国品牌中增幅最大的,同比增长455.9%,较去年同期增加近4万辆。
长安之所以有如此大幅的增幅,是因为长安虽然进入俄罗斯多年,但规模一直较小,2022年及之前月销量基本只有三位数,直到2023年才开始爆发式增长,年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创下4.8万辆的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近千辆,势头强劲可见一斑。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入畅销车型前十的长安CS55 PLUS,销量也同比增长了837.3%。
此外,欧曼达、捷途等车型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比如欧曼达C5销量接近2万台,捷途自去年7月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以来,上半年销量很少,主要是布局较早,因此6月及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了数千倍。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欧曼达、星途、捷途均来自同一汽车集团——奇瑞汽车,这五家企业上半年销量合计达到14.4万辆,相当于仅俄罗斯一家企业就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
前路依然艰辛
除了以上提到的品牌外,还有哪些品牌在俄罗斯销售,哪些是国产品牌?
首先,根据PPK股份公司今年上半年各月十大品牌销量数据,上榜的只有起亚、丰田、理想汽车和坦克。1月份,起亚以1299辆的销量排名第十,2月份,丰田以1634辆的销量排名第十。理想汽车第一季度上榜的销量分别为1733辆、2691辆和3617辆。坦克汽车在1月、2月和4月分别以1741辆、2031辆和2409辆的销量排在榜单末尾。
显然,上述四家在销量前十中几乎是交替出现,并不稳定,随后取代它们上榜的还有捷途和。
得益于产能、经销商网络、车型数量的提升,捷途、途观、途岳销量快速攀升,3月份之前两款车型月销量均超过2500辆,4月份起均突破3000辆。随着4月份第二款车型捷途8的上市,捷途也在5月份以2292辆的销量首次上榜,6月份继续上涨至2415辆。
由此可以推断,起亚、丰田、坦克、理想这两个月的销量最多也只能达到2000多辆,和三家处于上升阶段的后来者根本没法比,事实上,起亚和丰田很有可能只能维持1000多辆的水平。
至于那些没有出现在前十榜单中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
例如,现代、Xcite、宝马、大众、捷达、北汽、奔腾、海马、红旗、凯翼、丽凡、SWM、欧拉、WEY、AITO、东风风行、飞帆、启辰、岚图、广汽、江淮、创维、比亚迪、Zeekr、MG名爵、重汽VGV等,前三个是俄罗斯本土品牌(后两者为中国车型的代工),分别是换了车标的现代起亚,MG名爵和重汽VGV分别于6月底和7月初进入俄罗斯市场。
此外,据悉,哪吒还准备进军俄罗斯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俄罗斯已成为我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大市场,长城、奇瑞、吉利等品牌也确实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实际上没必要如此大举涌向俄罗斯,尤其是电动品牌。
目前俄罗斯消费者的需求仍然主要集中在燃油汽车上,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很小。
2018年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俄罗斯共销售电动汽车10923辆,占乘用车比重仅为2%。值得注意的是,继3月份创下2499辆的历史新高后,俄罗斯电动汽车销量自4月份开始持续下滑,近三个月销量分别为2237辆、1096辆和1071辆。
3月份电动车市场表现良好,是因为俄罗斯从4月1日起开始对售价超过一定数额的豪华电动车征收奢侈税,具体数额需根据汽车的功率和使用时间另行计算,为此大批消费者在4月前抢购电动车。
而且该政策首次将中国新款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纳入其中,这一政策的出台势必会影响到价位较高的电动车销量,比如岚图、理想、红旗、比亚迪等,这或许也是理想自4月份以来一直无法跻身销量前十品牌的原因。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品牌已占据俄罗斯市场过半份额,但事实上面对越来越多竞品的到来以及政策的收紧,想要分得一杯羹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