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 39 年和 40 年养老金究竟能相差多少钱?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其实,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之后,加上这些年的不断完善,养老金主要体现了一系列的原则:缴费越多拿越多,缴费越久拿越多,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

有朋友问,工作39年和工作40年,养老金会相差多少?

其实按照我们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工龄差异是非常关键的。

养老金计算公式一般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三部分。

工龄 39 年和 40 年养老金究竟能相差多少钱?插图

近年来,参加养老保险所产生的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前(多数地方为1996年1月之前)缴费期及视同缴费期所产生的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一般而言,工龄都是39、40年,后面很少出现中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入职时间的差异,按照时间推算,1984年到1985年工龄应该有一年的差距。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于1986年10月对新职工实行,1992年起对全体职工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因此,应以工龄差一年为缴费年限。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前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为养老金计算基数,2023年全国31省份养老金计算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在6401元至12183元之间,大部分省份在7500元至8000元之间。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是指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后,当年缴费基数除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平均值,一般在0.6-3之间。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每年7月1日就开始变动,天津更是在今年8月就开始变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缴费指数会低于缴费水平。

按照8000元计算,在平均缴费指数1.0的情况下,多交一年基础养老金,可领取养老金计算基数的1%,即80元/月。

②过渡养老金:各省计算公式不同。

以山东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当年养老金计算基数×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过渡系数1.3%×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加视同缴费年限。

工龄 39 年和 40 年养老金究竟能相差多少钱?插图1

平均缴费指数为1,相当于缴费年限相差一年,可以多领到养老金计算基数的1.3%,也就是每月104元。

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每月184元,才一年的服务费,差别这么大。

工龄 39 年和 40 年养老金究竟能相差多少钱?插图2

其实,退休之后,我们的养老金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不断调整,具体调整方式包括联动调整。联动调整主要是将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所以退休之后养老金缺口还会不断扩大。

因此,付款期限非常重要。 只要你负担得起,最好不要打扰。 #头条创作挑战赛#​#养老计算#​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