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报道,目前多家券商正在积极申请业务资格,有的券商已递交材料,有的则在稳步推进试点申请,有的券商已推出跨境理财产品,一些中小券商也正在参与其中,积极开展调研准备,预计该业务正式上线还需要数月时间。
此前,只有银行可以参与此项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24时,跨境理财通南向通道净流出299.41亿元,已使用额度299.41亿元(占比19.96%);跨境理财通北向通道净流入2.41亿元,已使用额度2.41亿元(占比0.16%)。
稳步推进试点应用
今年1月,监管部门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该政策扩大了试点机构范围,增加了证券公司参与试点。
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了解到,目前有多家券商正在准备申请试点资格,其中既有传统的大型券商,也有中小型券商。各家券商的进展不一,有的已经递交申请材料,有的还处于调研阶段。
对于该业务最终上线时间,一位券商人士向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准备工作比较复杂,预计需要几个月才能上线,大家拭目以待吧。”
4月16日,国信证券在《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中表示,“跨境财富管理业务试点申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3月28日,广发证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表示,2023年,公司修订了《证券托管业务管理规则》《广发证券账户业务管理规定》《证券查询业务操作指引》《不合格账户规范业务操作指引》等制度,积极探索推进跨境财富管理等创新业务。
3月底,中信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其海外资管规模稳步提升,成功发行两只公募基金,推出一只跨境理财产品。
除了头部券商布局之外,中小券商也不甘落后,积极准备。
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华北地区一家中小券商了解到,他们对这项业务也很感兴趣,目前正在积极组织调研了解情况。据悉,只要券商在大湾区有分支机构,都可以申请。
3月20日,广州金控集团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张铁强在“跨境理财通2.0”政策解读活动上表示,跨境理财通2.0新增证券公司参与试点,广州金控集团将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加快推进该领域业务布局,更好满足内地投资者跨境理财需求。据悉,广州金控集团旗下有万联证券等多家子公司。
此外,广州近日还推出“投顾十条”,鼓励投顾业务与跨境理财业务相互赋能:即探索将符合跨境理财试点条件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纳入投顾业务范围,支持投顾机构向合格投资者提供跨境理财服务。
此前,市场有消息称,首批参与跨境理财通的券商或将包括6-7家,但此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3月初,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高娟透露,已有10家券商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跨境理财通2.0业务运营申请,其中大部分可能是中资券商。
参与有一定的门槛
根据《细则》的要求,证券公司想要参与发展跨境财富管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第一,法人金融机构必须在粤港澳大湾区九市注册或设立分支机构。“总部不在大湾区也可以,但分支机构可以在这里,我们就是这种情况。”一位券商人士对《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其次,要有完备的机制。比如,建立了“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内控制度、操作流程、账户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有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和风险管理所需的专业人员、业务处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再比如,建立“跨境理财通”投资者权益保障和投诉纠纷解决机制。
在技术方面,金融机构还必须具备控制资金跨境流动、保证资金汇兑闭环的技术条件;境内销售机构也必须具备保证资金闭环管理的技术条件,确保销售的“北向通”投资产品符合金融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另外,三年内不得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超过7万人参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最新发布的信息,2024年2月,已报送大湾区内地九市的32家试点银行中,将有20家银行办理个人投资者跨境理财资金转账业务。
截至2024年2月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参与个人投资者7.34万户,其中港澳投资者4.63万户,内地投资者2.71万户,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款4.92万笔,合计金额152.83亿元。
截至2024年2月底,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买入的投资产品市值为58.39亿元。其中,北向通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投资产品市值为1.98亿元,包括理财产品1.22亿元、基金产品0.76亿元。南向通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投资产品市值为56.41亿元,包括投资基金0.52亿元、债券0.8亿元、存款55.81亿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