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降息”的一大背景是,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增速为5.0%。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0%左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将适度向稳增长方向倾斜。
值得一提的是,7月15日,MLF继续以“缩量平价”利率续做。当时有业内人士对央行报纸《金融时报》表示,降息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双重制约”。从内部看,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利差仍承压。从外部看,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美国政策利率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中美利差不断倒挂,人民币汇率也面临压力。此前7月12日,业内人士也表示,在长期债券利率已经非常低的情况下,央行进一步降息引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空间也有限。
目前外部环境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美联储在抗击通胀方面已取得进展,不需要等到通胀率降至2%才开始降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从内部因素看,多家全国性银行反映,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后,6月份其存款利率特别是企业存款利率较4月份有明显下降,净息差有所回升。长期债务风险方面,央行通过言行明确保护长期债券收益率,阶段性减少MLF抵押物也有利于平衡债市供求,缓解债市“资产荒”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在“以内事为主、内外兼顾”的统筹考虑下,此次实施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有望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打破长债收益率下行、预期转弱的负循环。
LPR如何“换锚”
值得一提的是,7月LPR降幅是在本月MLF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的。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若MLF利率下调,LPR必定下调;而在MLF未调的情况下,LPR共计下调了4次,而单独下调的主要原因还是此前的存款利率下调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换言之,2024年7月单独下调LPR与以往不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MLF利率对LPR的参考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分析人士指出,7天逆回购利率明确为央行主力政策利率,MLF利率政策色彩逐渐淡化,由短期到长期的利率传导关系逐步理顺。此前的临时正、逆回购利率均是在7天逆回购利率基础上加减点位确定,加上22日公开市场操作投标方式的优化,均表明央行已明确将7天逆回购利率定位为主力政策利率。当天公布的LPR迅速作出反应,与7天逆回购利率同区间调整,也表明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期到长期的利率传导关系逐步理顺。
从这个角度看,仅7月LPR下调,就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重要转型的体现,但转型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明确。比如,2019年8月LPR改革后,LPR是在MLF利率上加点形成的。如果要“逐步淡化MLF的政策性利率色彩”,那么LPR的定价参考标准又将是什么?
7月12日,央行直属报纸《金融时报》官方微博称,LPR或将改进。文章援引业内专家的话称,可以考虑借鉴国际经验,采用与SOFR类似的短期市场利率作为浮动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这一改进有利于提高贷款基准利率的公平性,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那么,我国与SOFR类似的短期市场利率到底是多少?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场人士对LPR这个“新锚”仍存在较大分歧,具体细节仍需央行进一步明确。
例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认为,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提高贷款定价基准质量,新的贷款定价“基准锚”应贴近现实市场交易,与金融市场主流利率深度对接,逐步实现利率“双轨合一”,因此,DR系列(以隔夜为主)的可能性最大,相关改革也应进一步研究推进。
比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就认为,未来随着MLF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的放弃,LPR与MLF利率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弱化,LPR报价的形成机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调整,一种可能就是改为由7天期逆回购利率加点形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就是由存款利率、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等商业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决定。
王青还提到,按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银行存款利率要挂钩一年期LPR报价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意味着未来将启动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
股票、债券和货币如何反应?
面对“降息”组合拳,市场真实反应如何?Wind数据显示,债市牛市依旧,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当日再度收盘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9.410元,上涨0.33%;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5.715元,上涨0.27%;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4.310元,上涨0.21%。
外汇市场方面,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于7.2737,较上一交易日下跌65个基点;截至18:04,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29关口,至7.2924,创日内新低7.2958。
股市方面,上证综指收盘下跌18.09点,跌幅0.61%;深证成指收盘下跌33.41点,跌幅0.38%;创业板指收盘下跌1.58点,跌幅0.09%;沪深300收盘下跌24.1点,跌幅0.68%。
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王庆认为,阶段性减免MLF担保品是为了增加二级市场国债供给,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适度上升,在保持正常的上倾收益率曲线的同时,控制中美利差倒挂程度,缓解人民币因央行降息可能产生的贬值压力。
王庆强调,回顾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可以看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中美利差,而是国内宏观经济的走势。在坚持“以中国为主体”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汇率因素对央行降息的制约有限,本次降息本身不会增加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
温斌提醒,7天逆回购利率下行,不代表长期债券收益率还有下跌空间,央行此次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是为了加大逆周期调控,平滑短期经济波动;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更多反映的是长期经济趋势,应以跨周期的视角进行评估。
他还表示,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后,为避免长债收益率继续超调,预计央行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进行保导:一是继续呼吁加强预期引导;二是必要时适度借入、适度卖出国债;三是增加市场中长期债券供给。有金融市场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央行应维持较陡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市场不应低估央行出手的决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