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欣然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降息“组合拳”,逆回购利率、1年期、5年期LPR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同时,央行决定适当降低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担保物量。
受此影响,当日流动性明显宽松,现券收益率回落,中短期债券收益率下跌较为平稳,国债期货全线上涨。在诸多利好因素的背景下,机构建议债市考虑适时获利了结,避免利好因素耗尽引发的市场波动。
逆回购利率下调助力资金面宽松 短债走势看涨
昨日逆回购利率下调导致货币供应量明显宽松。
截至7月22日收盘,DR007大幅下跌至1.7184%,DR001下跌至1.6634%。
由于资金面主要影响短期利率,且逆回购利率对短期利率进行定价,因此中短期债券收益率跌幅大于长期债券。截至22日收盘,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3.75个基点至1.47%,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3.85个基点至1.734%,5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4个基点至1.9125%。
国债期货集体收涨,主力30年期合约上涨0.33%;主力10年期合约上涨0.27%,创收盘新高;主力5年期合约上涨0.21%;主力2年期合约上涨0.08%。
一位债券交易员向上证报记者解释,逆回购操作是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一种手段,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表明央行在积极增加市场资金供给,以维持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水平。结合此前央行表态,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20个基点和上调50个基点,说明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区间已调整至1.5%和2.2%。“未来资金面波动将在这个区间内,对短期债券有利,而且从22日的市场情况看,短期债券反应明显好于长期债券;但对于长期债券,央行完全有能力在调控的同时下调利率,因此下行空间十分有限。”
机构:考虑获利了结,避免市场逆转
除了降息,央行还宣布,自本月起,有中长期债券出售需求的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少MLF担保品。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向机构发行更多中长期债券,增加债券市场供给,进而影响债券市场走势和预期。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受长期债券供给放缓、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长期债券收益率持续快速下降,创20年来新低,债市反转风险不断累积,且央行多次警告长期债券风险。央行此次操作或为后续通过借券调节长期债券收益率做准备。
同时,7月LPR报价公布,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市场人士认为,对于债市而言,LPR类似降准,属于中性策略,目前市场偏多,建议机构止盈。
江海证券投资顾问朱晨东表示,此前市场潜在利多因素为降息预期,潜在利空因素为央行公开市场债市抛售,如今利多因素已经落地,短期需警惕利空因素。
操作策略上,朱晨东建议可以先买入一些3年左右期限的短债,长债方面还是按照波浪走势操作,如果利率快速下跌,接近或者突破前期低点,可以进行一定的获利了结,同时关注整体收益率曲线的形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