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和数量竞价,经营利率由1.8%调整为1.7%。随后,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跌10个基点,分别至3.35%和3.85%。
同日,央行宣布,为扩大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券市场供需压力,本月起,需要出售中长期债券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分阶段减持MLF抵押品。
截至发稿,30年期主合约涨0.24%,10年期主合约涨0.14%,5年期主合约涨0.09%,2年期主合约涨0.05%。
这并不意味着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已经打开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形式启动582亿元逆回购操作,经营利率为1.7%。
资金方面,上证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同日跌幅大多,隔夜报1.8550%,跌7.8个基点,7日跌1.8550%,跌3.8个基点,DR001跌1.6312%,跌23.34个基点,DR007跌1.7134%,跌15.48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整力度,消除短期经济波动。
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更多地反映了长期经济趋势,应从跨周期的角度进行评估。据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长期债券利率的持续走低,已经包含了本次降息的预期,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超调,并不意味着必须跟随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的下行趋势,然后继续走下坡路。
事实上,目前长期债券利率过低,外媒普遍担心存在潜在风险。长期债券利率过低,也容易引发弱预期的自我变现,而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央行降息将有助于支持经济复苏,提振中长期经济预期,也有助于推动长期利率回升。
此外,申请分阶段减少MLF抵押品的新措施可谓是一石二鸟。在肇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一是有利于鼓励金融机构抛售中长期债券,增加中长期债券供应,缓解债券市场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中长期债券低利率;其次,有助于鼓励金融机构参与MLF业务。
“1年期MLF的中标利率为2.5%,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偏高,加上对抵押品的要求高,金融机构参与操作的积极性不高。MLF抵押品减少后,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参与MLF操作的积极性有望提高。董希苗说。
市场预计,未来央行也将采取综合措施,必要时借卖国债,及时纠正和阻断债券市场风险积累,维持收益率曲线正常上行。央行有决心,并采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