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破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模式弊端,建设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满足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相应的融资、金融、税收、土地、销售等基础制度。
自2014年以来,以“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为核心的“三高”模式逐渐成为多数房企的开发运营模式。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2021年1月1日起,监管部门将全面落实房地产行业“三条红线”,即“扣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大于70%;净负债率不大于100%;现金与短债比不低于1”。
当时,这被业界视为房地产“三高”发展模式的终结,而如今,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发展模式的转型期。
中国指数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三高”模式的弊端包括房地产与金融融合程度过高、住房需求结构不匹配、住房交付和质量问题、对地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过高等。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或将加快,建设用地将向优势区域倾斜。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全会提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文静表示,对于住房来说,未来“好房子”的建设不可或缺,建好“好房子”将成为房地产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韩文秀明确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陈文静看来,房地产行业牵涉面广,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影响很大,稳定房地产市场对稳定宏观经济整体至关重要,这或许意味着从旧房地产发展模式向新房地产发展模式的转变仍将平稳进行。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部委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化解房地产风险,“稳市场”、“去库存”等举措不断落地。年初住建部、金管局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随后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帮助企业项目获得融资支持。6月份,金管局与住建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提升“白名单”项目质量。
此外,5月17日出台的“一揽子”房地产新政也提振了市场信心。央行明确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收购企业已建成但未售出的商品房。随后,广州增城区、杭州临安区以及贵阳、临沧、惠州等城市均发布关于“国有企业收购、储备未售出新房”的相关公告。“去库存”措施也在细化跟进。未来,化解房地产风险的措施还将继续深入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中指院数据显示,2024年6月,百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增长30%左右,同比降幅收窄至10%以内,降幅比5月收窄20余个百分点;7月以来(7月1日至14日),重点城市新房周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6.9%。
二手房市场表现好于新房市场。中指院数据显示,6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7月前两周,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继续同比增长。
“总体来看,下半年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有望进一步缓解。”陈文静预计,核心城市需求侧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地方国企收购房企滞销商品房、自然资源部处置闲置土地18条措施有望加速落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