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三年心路历程:没有退路,保底交付 10 万辆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当我们了解到美国制裁的消息时,我们就问自己,如果不能做手机,小米的未来在哪里?”

2021年1月15日,当时还在努力发展高端手机业务的小米董事长雷军突然得知手机业务面临巨大挑战。在紧急董事会会议上,董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手机业务做不下去了,公司三四万人怎么办?”

这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造一辆汽车。

小米造车三年心路历程:没有退路,保底交付 10 万辆插图

雷军

7月19日,在小米2024发布会暨雷军年度演讲上,曾因造车成为“爽文男主角”的雷军分享了小米造车三年来的酸甜苦辣。

“小米汽车没有退路,就像是过河的棋子,只能拼命往前冲。”雷军透露,小米汽车2024年的销售目标是最低交付10万辆,力争12万辆,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的交付目标。今年年初,雷军给小米SU7定下的订单目标是7.6万辆。

澎湃新闻记者观察发现,雷军的朋友圈依旧火爆,现场观看年度演讲的还有哔哩哔哩CEO陈睿、搜狐CEO张朝阳、小米高管卢伟冰、林斌等人。

谈造车初心:哪怕千万人反对,我也要走

谈及决定造车的初衷,雷军称,当时觉得智能汽车是大趋势,小米必须投入,但必须进入全球前五,需要“大量烧钱”。当时董事们讨论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支持造车,但因为投入太大,雷军必须亲自带队。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在左右为难中度过。当时小米正处于动荡时期,我们上市两年半,整个公司正处于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型的过程中,特别痛苦,我们的手机才刚刚开始走向高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培养多年、寄予厚望的年轻高管辞职了,这对我打击很大,他就是周受资(现任CEO)。”雷军坦言。

从有造车想法起,小米就成立调研团队,在70多天里走访了10多个城市。调研过程中,有两位好友不断劝说他造车,分别是李斌和何小鹏。“我在写PPT的时候就在想,他们劝我造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难道他们就不怕汽车行业又多了一个友好竞争对手吗?”雷军笑着调侃,“我一直在想,也许他们只是想让小米发展得更好。”

除了来自团队的挑战,更大的困扰来自于自己:“创业这么难,难道我真的要重来一次?风险那么大,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我的一生是不是会灰飞烟灭?我真的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去闯荡一个全新的行业吗?”雷军坦言,这些问题萦绕在他脑海里整整一个星期,极其折磨人。

最终,雷军决定,他愿意为小米站出来。“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七个字:哪怕千万人反对,我也会勇往直前。哪怕面对千万人的质疑和阻拦,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前行。”

3月30日,小米正式宣布启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由雷军领衔,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入100亿美元,直接震惊了整个行业。

小米造车三年心路历程:没有退路,保底交付 10 万辆插图1

2024年4月25日,雷军亮相2024北京国际车展小米汽车展台。视觉中国资料图

没有 OEM,没有捷径

“三年多前,很多朋友就劝我说,现在做车太晚了,还是自己造车,找代工,不要什么都自己做。一开始我们也想过,找代工,也考虑过收购,但没过多久,我们就下定决心,从核心技术做起,不要走捷径。”雷军说。

谈及原因时,雷军表示,自己之前因为走捷径吃过很大的亏,因为小米从轻型车起步,初期速度很快,但基础不扎实,之后遇到很多挫折,到今天还在弥补。而小米再次创业时,决定不走捷径,不收购、不外包,而是从核心技术入手,加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

小米造车三年心路历程:没有退路,保底交付 10 万辆插图2

雷军笑称,从决定造车开始,遭遇过无数非议。

造车第一步,雷军自己开,为了体验更多车型,他不仅向朋友借车,还亲自去4S店试驾。后来,雷军想出一个好主意,就是在公司停车场放票借车。三年时间,他试驾了170多辆车,记录了20多万字的试驾笔记。

当时,一些投资机构也曾对小米汽车开出了高达 100 亿美元的价格。但雷军经过深思熟虑后拒绝了,“因为造车的周期很长,如果拿别人的钱,几乎不可能保持原有的思路。而且小米在造车方面有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可以直接拿来用。我很清楚,我觉得造车很难,我一个人绝对做不来。”

谈定价:超低价只是暂时解决办法

此前,小米汽车的定价曾引起广泛关注。雷军称,纯电动车价格非常昂贵,除特斯拉外,几乎所有纯电动车都在巨额亏损,因此合理定价才能帮助公司业务持续增长,超低价只是治标不治本。“当时网上就有传言称,小米SU7定价9.9万元,太离谱了,这不是闹着玩的吗?但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内部,公司对纯电动车一直严重缺乏信心。”

他透露,发布会前,管理层对定价问题争论得非常激烈,雷军认为要大胆定价,但还是很担心销量。正式发布会时,他紧张极了,声音沙哑,像一个苦读了10年终于高考的学生,讲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放松下来。

“发布会结束后,我接受了媒体采访,一位同事激动地跑进来告诉我,4分钟订单量突破1万单,27分钟突破5万单,那一刻,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雷军说,那一刻,三年来的痛苦、委屈、理解上的不便,全部消失了。

他还提到了给一位小米车主开门的故事,“当我弯腰给车主开门的时候,那是对米粉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一不小心就爆红网络,从此我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营销神、行走的流量。”

“SU7的首胜意味着小米汽车终于登上了舞台,但我们距离真正的成功还很远。”雷军说,“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