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疯狂降价,是何原因?中文学得不错的宝马为何如此魔幻?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宝马现在的处境,确实有些神奇。

你说产品降价了吗?是的,降价了,不管是i3还是ix3,不管是新5系还是新7系。

前段时间它主动推出5折促销,还一度登上全网热搜第一。

别人靠购买和曝光上热搜,宝马靠“自己降价”上热搜,基本上在华销售的宝马车型,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都降价20%-50%,而且价格越低,车越入门。

汽油车和新能源车的价格也不例外,而且新能源车价格比汽油车降幅更大,现款5系降幅达8-9万元,入门级车型37万就能买到;7系降幅更大,全系降价20万元。

但宝马本身对于价格战却讳莫如深,似乎还是没有摆脱“偶像包袱”,既不想丢市场份额又要搞促销,又想保全面子,又不丢品牌价值,这有多难啊!

02

比亚迪,太多了

无论宝马是否效仿,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正在愈演愈烈。

尤其是今年,影响已经蔓延至传统豪华品牌,近半年来BBA降价幅度越来越大。

奔驰EQE建议零售价为47.8万-53.43万元,优惠幅度超过20万元,不到30万元即可购买。

原本售价35.39万元的宝马i3 35L售价已经降至19万元,有些地方连裸车都卖17万以上。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再等几个月,就能不费吹灰之力买到一辆BBA了。

发起这一轮价格战的不再是外资企业特斯拉,而是国内企业比亚迪。

2021年之前,比亚迪只是一个普通的二线自主品牌,年销量四五十万辆,几乎是一个看不见的存在。

然而2021年伊始,迪美问世之后,宋迪美、秦等车型相继发布,从年初到年底几乎是一车难求,当时人们只说特斯拉降价打价格战,殊不知比亚迪才是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真正的始祖。

秦Plus DMi售价区间为11.38万至16.58万元;宋Plus DMi售价区间为15.48万至21.88万元。

相比其他车企来说,同样的配置确实便宜。

2022年,比亚迪疯狂拓展市场,加大产能;2023年,销量突破300万辆,3年增长7倍多。

宝马疯狂降价,是何原因?中文学得不错的宝马为何如此魔幻?插图

今年7月1日至7月7日中国市场销量排行榜已经出炉。

其中,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中,比亚迪以5.88万辆毫无悬念夺得第一。

要知道这只是一周的销量,就相当于很多车企一年的销量总和了。

纳智捷表示,哪怕我一年卖5000辆车,别说5万辆,我也不会退出大陆市场。

更恐怖的是,排名第2到第10位的汽车销量加起来还没有比亚迪的那么多。

当比亚迪推出秦PLUS DM-i、驱逐舰05、海豚等10万元左右价位的“荣耀版”车型,打出“电比油便宜”的广告词时,其他车企已经在中低价位细分市场失利。

所以近期,从广汽、吉利到长城,不少车企开始把矛头指向“行业内卷化”和“内卷化之王”比亚迪。

据称,这场由比亚迪主导的价格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或优胜劣汰,而是逐渐演变为“不正当竞争”,对努力转型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构成了巨大挑战。

不管事实如何,比亚迪确实让这些车企抓狂了。

03

轧辊技术或轧辊价格

事实上,“友好竞争对手”对比亚迪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比亚迪的价格确实下降了不少;第二,其配置不降反升。

所以这也是让其他车企感到害怕的地方,哪怕是10万的售价,也能保证利润,甚至还有钱去扩大产能。

据比亚迪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

一辆自行车的利润大概在9000元左右。

虽然利润不是很丰厚,但比起那些每卖出一辆车,动辄就亏损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车企来说还是好多了。

最起码卖车也能赚钱,而且价格极低!

降价最大的动力当然是成本大幅降低,在降价的条件下,车卖得越多,成本就越低。

宝马疯狂降价,是何原因?中文学得不错的宝马为何如此魔幻?插图1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汽车卖得越多,成本就越低。这是因为研发费用和生产线投入都是一次性投入。汽车卖得越多,分摊到每辆车上的研发费用和固定成本就越低。

举个例子,假设建立一条汽车生产线的成本是100亿元,研发成本也是100亿元,固定成本是200亿元。

如果销售10万辆汽车,则分摊到每辆车的固定成本为20万。

如果能销售100万辆汽车,那么分摊到每辆车上的固定成本就变成2万。

如果能销售500万辆,每辆车的固定成本就变成2000元。

其实最重要的是比亚迪有全产业链的优势,比亚迪的管理层告诉我们要造什么样的车,下面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进行零部件的开发、制造。

弗迪电池、弗迪电源、弗迪视界、弗迪科技、弗迪模具(弗迪精密)等子公司的成立,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零部件再到下游整车的完整闭环。

芯片、电机、发动机制造、电子元器件及机电装配设备制造、锂离子等电池制造、汽车零配件制造、自动驾驶……都可以制造,而且每一个都很厉害!

这就是比亚迪的秦、宋能不断降价的原因,以前秦要卖十四五万,现在只要7.98万就能赚钱,如果秦、驱逐舰一个月能卖10万台,价格还能再降,5.98万卖或许就能赚钱。

比亚迪现在完全不愿意给其他车企活路,不但整车价格在降低,就连维修费用也在降低,他们近期推出的“99元保养”活动,直击合资品牌的痛点。

很多合资品牌一直靠高价的维修和配件维持利润,而比亚迪的举动直接击碎了他们的护城河。

工业产品最终生产出来的时候,价格应该这么低。

技术成熟,生产线成熟,卖得更高价格是不合理的。

目前比亚迪面临的风险只有两个:产能过剩和反垄断。

比亚迪南宁基地规划产能30万辆,上个月已投产,深汕基地、襄阳基地也即将投产,未来比亚迪总产能将达到600万辆以上,但市场能否消化这么多比亚迪汽车,仍是一个未知数。

最重要的一点是,比亚迪目前这种不给竞争对手留任何空间的做法,其实是相当危险的。

7月第一周,比亚迪的销量数据就超过了前十名的总和,可以说是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

阿里巴巴等巨头虽然不属于制造业,但也都因类似逻辑,收到了天价罚款。

此时,比亚迪或许不仅要考虑自身公司的发展,更要考虑如何在产业链中定位自己。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