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自己
为了“自救”,周泽婷决定再借一笔还房贷。
她是80后,靠自己的奋斗在北京拥有两处房产。一套位于五环路外,距离大厂聚集的西二七地铁站只有三四个地铁站,从2014年开始,最高的时候,房价已经涨到了近7万单价,买的时候翻了一倍多;另一所位于朝阳区,2020年开工,虽然是小房子,但周围有一所还算不错的中学,单价已经突破8万。
五年前,这是令人羡慕的“奋斗成果”。作为一个小镇问题解决者,周泽廷很早就注意到,普通人增加财富的机会并不多,几乎只能通过买房来实现。但现在,当谈到这两套房价双双下跌时,周泽霆只有一个念头:“房存量大不公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
6月26日,北京宣布下调按揭利率45个基点,这也意味着北京首套房的抵押贷款利率将降至3.5%,二套房将降至3.7%(五环以外)或3.9%(五环以内)。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北京几乎没有从3开始的抵押贷款利率。
不光是北京,不少一二线城市在此期间都下调了个人商业住房贷款首套房贷款利率。7月12日,广州部分银行按揭利率低至3%;苏州、南京,首套房利率最低低至3.05%;佛山第一套房贷款利率为3%,第二套房贷款利率低至3.05%。还有城市,第一套房子甚至下调到了2.95%,直接进入了2前缀。
相比之下,2020年上车的周泽廷,第二套房贷利率高达5.25%,依旧是两次LPR下调的情况。买同一套房子,比起前缀3的后来者,她每月的房贷支出至少多了四分之一。
▲ 图片/视觉中国
这
高利率股票房主成了“冤枉”。
今年五一假期,来自安徽农村的女孩莫伊在北峚十一年花了110万首付,和丈夫在房山买了一套房房作为婚房。拥有房子的喜悦并不长,6月26日,在收到银行贷款13天后,宣布将抵押贷款利率下调45个基点。
看到新闻的那一刻,他脑子里自觉地“嗡嗡”起来,“人家坐,钱却悄悄飞过。从受益的新房老板那里大错特错,一晚上,她算了算了一整夜的账目,气得半死,“这几天早上的车,我直接亏了8万块钱。
买家的愤怒和不满不断被充斥的社交网络放大。
有人直接在社交网络上改名,不再是随处可见的momo,而是“韭菜和大冤枉”,简介上写着,“一个家奴,一个穷人”;有人成立群,开帖子,拉大家一起工作,叫个声音,想“爆”银行电话;一位居住在上海的业主为了获得“未封顶前无贷款”的赔偿,三次向银行投诉,包括开发商报告、无封顶照片等各种证据;有的人在紧张地计算着钱和时间,攒了一定的钱,就去预约提前还款,计算晚还一天会亏多少钱,不停地催促银行赶紧扣钱。
对于股票房主来说,自助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今年4月,丈夫告诉周泽霆,银行和单位合作经营消费贷款团业务,期限一年,30万元,利率低至2.95%,她很快在脑海中算了一个账——虽然消费贷款不能直接用于偿还抵押贷款, 它可以“曲线救国”,把消费贷款作为日常生活开支的来源,把收入存起来提前还款,一年内,由于利息的差额,还可以节省近万元。
而勒紧裤腰带、提前还贷几乎是最常见的做法,“减少一切消费,只为早还贷”。夫妻
俩都在大昌的陆可可,在一个工作日的中午去银行预约提前还贷。虽然是吃饭时间,但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人,最早的还款时间已经是八月了。有些人两天前去预约,被告知要等三个月。
其他人则试图垫付资金,并将商业贷款转换为利率较低的公积金贷款。
▲ 图片/视觉中国
陆天和她的丈夫,苏州的一对夫妻,已经为此奔波了很久。去年国庆节前,他们看中的房子价格突然下降了50万元,两人觉得这是捡漏的好时机,于是赶紧签了合同。中介人以陆天在北京工作,无法申请当地公积金贷款为由,向夫妻俩推荐了当地银行200万元的商业贷款。
今年政策频频利好,公积金贷款限额放宽,无法控制的陆天动了转业的念头。但银行经理告诉她,如果她想转为公积金贷款,她“必须先偿还商业贷款”——这意味着她必须在短期内再借一笔相同金额的贷款。虽然有可行的办法,但新贷款的利率并不低,与转为公积金贷款后节省的利息相比,性价比不算太高。
如何把钱转过来,算出最划算的方式为自己还贷,是很多股票主心里一直掂量的账本。
陆玮玲珑考虑过,把这些年工作攒下的20万公积金提取出来,提前还贷,可以减轻很多压力,但同时,这笔钱也是来世的应急储蓄基金。是现在提前还贷,尽快摆脱高息房奴身份好,还是留个储备金留给未来更稳定?
挣扎了很久,她决定暂时不变储备金,咬紧牙关努力工作,“给自己留个缓冲”。
防线被打破了
自助的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用周泽霆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在温水中煮青蛙一样。
2020年,她为了买第二套房子,向亲戚朋友借了40多万外债,每月承担了近8000元的抵押贷款。刚开始自然是困难的,但她买的房子马上就租出去了,而且月租不错,6000元,可以支付大部分的房贷,所以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压力。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个时候,她有一种莫名的坚定自信。“我和很多人一样,坚信房子是永久上涨的资产,尤其是在北京。在如此高涨的氛围中,她不仅自己买了房子,还拼命催促身边的人买房。
事情正在按照她的希望进行。2023年,房子涨到360多万,比她买房时高出30多万,卖房的经纪人称赞她,“你的眼光真好。
但到了2023年下半年,她突然觉得势头不对劲,朋友圈中介发布的房价信息出现了下降趋势,身边的人开始频频提及提前还贷。
直到今年3月,周泽婷发现同类型的房子已经跌到了240万,比她买的价格减少了90万。靠自己奋斗的这些年,她不认为房价会涨跌,这很正常,但“不赚钱,但至少保值”,当她看到数字240的那一天,她震惊地发现保值的想法也被破灭了。
▲ 图片/视觉中国
2015年,她买下第一套房子的时候,还是房地产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数人抱着“房价总有一天涨得比利率还快”的想法,争先恐后地进入销售中心,用杠杆撬动财富的传说无处不在。
没钱的赶紧上车,有钱的疯狂投资,房价飞涨。住在珠海的莉莉在2016年4月底买了她的第一套房子,房价是1.3万,仅仅5个月后,同一个小区、同样的地产、二期新开发项目涨到了2.3万套。
当时,利率上升,但不仅没有拉动房地产市场,反而加快了购房的步伐。在珠海买了两套后,她去深圳投资了两套,一套是租房贷款的小公寓,一套是80平米的房子,单价8万元,车上的利率是4.7%,这还是她大部分的抵押贷款。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忠还记得,那时候很多人都拿出信用卡买房,不久前他刚结婚买了婚房,还随波逐流买了一套小房子投资。
时代变了,财富传奇的叙事戛然而止,周泽霆身边的人,只要买房,普遍受到房价下跌的沉重打击。老公和朋友聚在一起,饭桌上的四五个人聊着天,每个人家都倒了100万左右。
这是另一个层次的自助——利率的差异当然令人沮丧,而暴跌的房价更是令人痛心。
在陆天看来,存房的高利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房子在倒塌,就像身上的肉一样。她不敢在同一个小区搜索最新的成交价,“我心里被堵住了”。
住在昌平的丁欣选择了一条更直接但更艰难的道路——卖房子。她想卖的房子位于河北省永清市,就是买一套北京不近,但周边足够的房子的例子。买的时候,房子的平均价格是6000元,一度被东风涨到1万多元。
疫情过后,当房价跌到7000时,丁欣萌生了把房子卖掉的想法。丈夫很不情愿,“我觉得会涨,我有贪婪”,不同意。从那以后,它一路跌至3000点,几乎减半。
房子的抵押贷款还是33万元,房价最高可以卖到30万元,这意味着“就算房子卖了,也要自掏腰包再花3万元还清贷款”。
在某种程度上,她羡慕那些还能提前还贷的人,一是证明自己还是有存钱能力的,二是意味着房子够用了,至少够自己用了。
因为丈夫换工作,一家人从宋家庄搬到了昌平,永庆的房子买房装修后,一天都没住过。一方面是每个月要还的月费和在昌平租房的费用,另一方面是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要攒钱买学区的房子,有足够的钱,又无处节流,丁欣只能努力开源。
她每天努力工作,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回家,做保险,做生意,让她随时随叫随到,她试图用自己的收入来弥补家里的不足。整个六月,她几乎没有休息一天,“我和客户的沟通比和儿子的沟通还多。
选择
对于在高水平上乘坐公交车的现有房屋的业主来说,预付款是必要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难免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
周泽霆要面对的代价,除了一年要还的30万消费贷款,还有更微妙的影响,那就是侵蚀着她的生活,改变着她的思维方式。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朝阳区40平米的小房子不够一家五口住,于是她在同一个小区租了一间大房子。房东给出了一个房租选择,不用家具电器,每月房租可以减免800元,计算开始,“两年后,我可以节省近2万元。
她选择自己买,选择沙发的标准从红星美凯龙店3000元,到宜家1600元,最后到拼多多团购800多元。在选价比较的过程中,一个念头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中,“存这笔钱早点还贷,是不是很香?”
▲ 图片/视觉中国
莉莉和周泽婷是一样的。她一直想为全家人造一台洗碗机,但随着收入的减少,她的主副业加在一起,她几乎无法获得抵押贷款。一想到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那1万块钱,就只好投资洗碗机等家电,“还不如还。
股票屋主们被扭曲成一种绳索心态,希望LPR有机会下降,同时高喊着提前还款的口号,“给银行寄一点钱,永远不要让银行多赚一点利息”。
有人称其为消费的降级,但王忠更愿意将其描述为“消除消费主义的影响”。他一辈子都喜欢户外运动,一直想拥有一只始祖鸟,“但现在我觉得四五百件夹克就够了,四五千件就多了。
他买的房子位于上海浦东,靠近核心区,从纸面上看,并没有倒下,与许多“买丢”的股票房主相比,王忠是幸运儿之一。
即便如此,这两年他还是放弃了换车的欲望,还贷的优先权超过了所有的大宗消费,陆续还款了100多万元。他在一家外企的IT行业工作,35岁高龄,升不上,甚至可能被优化的压力,一直悬在他头上。因此,“我想在收入正常的情况下减少我的硬现金流支出”。提前还清房贷后,万一有一天真的失业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毕竟吃喝可以控制,但房贷保不住。
选择提前还贷,不仅是为了减轻未来的压力,也是为了优化资产。
在各种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中,房子曾经是王忠非常依赖的资产。疫情过后,我家附近开了几户新房项目,“以前开户的房子就卖光了,现在销售业绩一般。从那时起,他意识到这处房产逐渐不再保值,他打消了购买第三套房子的想法。他拥有的房子的利率上涨了4.3%,“现在很难找到相同利率的存款,所以还不如还”。换算过来,“已经还清的利率是最好的理财”。
在导致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和房价下跌的众多因素中,很难弄清楚哪一个对现有房主来说更不舒服。甚至那些刚刚上车还没有拿到房子的车主也加入了大不公正的行列。
我不记得今年三月,当她走进实体模型室时,迎接她的是大片的夕阳。橙红色浸透了半边天空,夕阳如玉板,停在地平线的边缘。她想象着如果她的房子每天都能看到日落,那该有多幸福。
但在买房当晚,她陷入了深深的焦虑,甚至出现了躯体僵硬、颤抖和心悸的症状。在买房之前,房子降了60万元,她一度觉得“终于”付了定金,但不安全感始终挥之不去,“我担心房子还没交出去会便宜”。她只能闭上耳朵做一只鸵鸟,“告诉自己,她买的就是她赚来的”。
靴子还没落地,谁也估计不出柳树什么时候会发光。
周泽霆的疲惫与日俱增。当初买了房子,结束了不断搬家的流浪,后来又给孩子买了房子。最初以为房子可以成为资产,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还有奋斗的动力,5年后,第一套房子在纸面上上涨了一点点空间,几乎抵消了第二套房子价格的下跌,10年几乎是徒劳的。至于现在,“房子在倒,收入在倒,我真的觉得累了”。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一天休息,她恨不得躺一会儿。她曾经计算过手头的积蓄,如果一年不工作,似乎可以做到,“但如果你不早点还贷,你就会有更多的债务,你将不得不不断支付利息。买房子就像坐上一台永动机,“这意味着你必须一直工作,一直还钱。
不再碰房子是许多人的声音。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东西都与房子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是看在孩子上学的份上,丁欣是绝对不会再买房子的。在没有户口的情况下,买房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孩子上学。知道房地产市场不应该再次被触及,她不得不再次走上类似的道路。
丁欣付出的代价是她的时间和健康。6月,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她给自己放了一周假。在那一周里,没有真正的放松,“当你休息时,其他人还在滚动,很快你就坐不住了”。
▲ 图片/视觉中国
卖不出去的房子,买房的门槛,价差过高,总是像沉重的负担一样压在她的身上,她急得一时聋。
丈夫再也没有提起过永清家的事情,心态彻底松弛了,“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找个中间人上市还不够,丁欣开社交媒体宣传自己,呐喊。为了吸引客流,直接打出了免费送房的噱头,“直接过户继续还贷”。
只不过,政策再好,字怎么包装,选择进入市场的人数并没有增加,更多的人还在徘徊等待。
近日,京雄R1地铁开通途经永庆的消息传出,列车一小时即可到达北京金融街,全天24小时运行,吸引了众多在京工作的上班族前来参观。丁鑫家离地铁站有三四公里,人们都想找房子拿她家的钥匙去现场参观。只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人坐下来和她谈判。
如何解决问题?回到自助-
“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也许赚更多的钱,我不太在乎房子。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