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方案相继出炉,金融机构如何抢滩银发经济?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综合看各地政策,主要集中在完善养老保障“三大支柱”、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金融机构不仅肩负着支持和培育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使命,也将在养老金融市场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抓住“银发经济”?

图片

各地区纷纷出台“养老金融”方案

当前,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缓解部分群众“养老焦虑”,保障老年人过上体面的生活,离不开金融业的布局。7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已有5个省市陆续出台养老金融规划,从实处、从细处推动金融业做好养老金融工作。

除深圳外,7月8日,金融监管局河北监管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做好养老金融工作,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此前,金融监管局河南监管局发布《河南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金融监管局福建监管局发布《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监管局安徽监管局发布《关于促进养老金融加快发展的通知》。

总体来看,地方监管机构主要侧重于制定养老金融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推出养老金融发展的一揽子实施措施。根据金管局河南监管局的规划,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多层次、宽覆盖、宽领域、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到2028年底,“养老金融+健康医疗服务”全链条闭环生态圈构建取得明显成效。

而金监局深圳监管局也做出了近远期规划:短期内,将推动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金融示范产品案例;长期内,将依托深圳金融业优势,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策源地。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养老金融”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足见我国对养老金融的重视。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地方规范性文件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金融监管局《关于做好银行业保险业五大领域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文件结合当地人口结构和养老金融发展基础,出台了详细的具体措施和特色举措,对养老金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完善养老保障“三大支柱”

作为发展养老金融的重要举措,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正式推行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各地文件也都要求发展完善养老保障“三大支柱”。例如,《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具有深圳特色、养老金属性强、灵活稳妥的多元化产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参与深圳企业(职业)年金业务,提高覆盖面,探索养老保险第二、第三支柱联动。河北发布的《关于做好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工作的通知》指出,针对参加者多样化的养老金储备和投资需求,丰富不同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提升参加者缴存意愿和资产配置意愿。继续总结石家庄、雄安新区试点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业务管理模式。

谈及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银行业、保险业、基金业都在不断发力养老金融,特别是在产品供给方面,但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仍面临总量供给不足、供需结构性问题突出等问题。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的架子?杨海平认为,各金融机构应着力推动养老金融产品的长期性;稳步推进养老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养老基金产品、养老保险产品的拓展和创新;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积极推动养老金融产品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机构的代理合作,大力提高养老基金账户开立便利性和投资便利性。

引导长期资金布局养老产业

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具有长期资金优势,与养老产业的长期性相匹配,不少地方都提到引导保险资金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例如河北提到推动“保险资金进河北”布局养老产业,在有效隔离风险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福建提到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稳定性高、与养老产业资金需求高度契合的优势,持续推进“保险资金进福建”工作,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自建养老社区、租赁物业、委托管理、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大对医疗卫生、养老护理、机构养老等养老相关领域的投入。

“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等特点,与养老产业的资金需求高度契合。”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在推进健康医疗产业布局时,可以有效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与保险销售、服务形成产业协同,这种协同不仅有助于保险公司突破业务增长瓶颈,还能促进保险主业的发展。

除了已经布局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保险资金在养老行业还能投向哪些领域?王鹏认为,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医疗机构、健康管理、药物研发等医疗健康领域,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需求,又能与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形成互补。此外,还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如投资养老产品制造、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以获得潜在的投资回报。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