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保值增值,三支柱体系仍待完善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老有所养、老有所养”,是人民的期盼、国家的期望。

2023年10月,“养老金融”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作为资本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服务国家养老金事业,帮助广大民众理财、养老金保值增值,也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使命。目前,公募基金已成为养老金融的中坚力量,各类养老金总受托管理规模超4万亿元,占我国养老金受托投资规模的50%以上。

养老金融: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保值增值,三支柱体系仍待完善插图

但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不均衡,第一支柱占比过高,第二、三支柱发展不充分。尤其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年多来,依然面临开户多投少、税收优惠有限、产品丰富度和多元化程度不够、业绩表现不达预期​​等问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应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加强养老金融投研能力,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线,构建多支柱养老金融生态,努力满足居民养老需求,争取在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敬老爱老,人老为老”,管理好养老基金,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公募基金行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根本使命。投资者的信任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坚实基础。管理好养老基金,是国家和社会赋予公募基金的历史使命,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任务。

养老金融: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保值增值,三支柱体系仍待完善插图1

养老金融的投资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策略设计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要求,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考验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多元资产配置能力。博时基金认为,公募基金要大幅提升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能力。首先要着力提升公司研究能力和股票定价能力;其次要着力提升多元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丰富投资者收益来源;最后要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伴随“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的投顾体系,注重提升客户体验,从“教育、陪伴、投顾、服务”四个方面系统性升级客户服务能力。

此外,在具体实践方面,招商基金认为可以从四个维度助力写好养老金融文章:第一,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将重点资源投入到能够发挥的业务细分领域;第二,在较长的业务周期内稳扎稳打地做事,确保业务发展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制定现实的目标,踏踏实实做难事。要始终避免做大事、快事的心态,在基础尚薄弱的现实基础上坚持“小步快跑”,注重提升客户体验;第四,让对的人用对的模式,专心把事情做好。要坚持选拔和看重愿意长期钻研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投研人员并不断培养他们,给予合理的分工和考核;要更加注重长期业绩考核、短期稳定性考核和风险考核,进一步明确养老金融的人民本位特征,更好发挥基金产业价值。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公募基金在“金融强国”目标下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积极推进养老金融资产管理业务,正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写好新时代养老金融文章的应有之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专业机构投资者之一,更应胸怀“国家大事”,勇担使命,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投研主业,以专业的投资能力提供良好的资产管理服务,为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