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企交付总量有所下滑企业只有提升自身实力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除了备受关注的销量、拿地排行榜,“交房排行榜”近年来也备受关注。随着购房者购房行为日趋理性,消费者也更加看重房企的品牌、产品力、交房能力等,只有提升综合实力,才能赢得购房者的口碑。

总体来看,数据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房企交付量总体较2023年有所下滑,在2024年行业扶持政策频发的背景下,住房消费的改善还未直接体现在数据中,行业整体仍在萎缩;二是房企交付量的分化较去年有所扩大。

榜单显示,交付套数超过2万套的企业共有15家,碧桂园、绿地控股、万科、中海外、绿城中国、融创中国、新城控股、龙湖集团等8家企业交付套数超过5万套。位列第一的碧桂园交付套数为15.45万套,比第二名多出107%。

2024年房企交付总量有所下滑企业只有提升自身实力插图

由此来看,房企的交付数据开始呈现分化趋势,但数据背后交付品质的竞争却是一场暗战,各家都在拼尽全力展现自己的交付实力。

从销售多到交房多、从保证交房到交品质好房,房企正式进入差异化交房时代。

碧桂园再夺交付冠军 上半年交付15.4万套

2024年上半年地产交房榜中,碧桂园依然表现最佳,上半年累计交房1000套,位居第一。自地产交房榜诞生以来,碧桂园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TOP1碧桂园的交付套数约等于后两家公司的总和;TOP1-5房企的交付套数已经是TOP5-10房企的两倍,且后几系房企之间的交付量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碧桂园出色的交付数据,既有赖于其过往的开发体量,也有赖于对“保交付”工作的重视。据悉,在碧桂园内部的几次重要会议上,董事局主席杨惠妍都表示,公司要有共同的目标,快速反应,加强内部沟通和跨部门协同,创造性解决问题,用尽各类资源保交付,为保交付而努力奋斗。

此外,莫斌总裁还强调,保交付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已经成为政治的底线要求和企业生存的前提,在自救和极致管理的基础上,把每一套房子交到业主手中,是我们的良心。

继碧桂园之后,绿地控股以交付7.44万套位居第二,万科以交付7.4万套位居第三。

总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有15家公司交付量超过2万台,有8家公司交付量超过5万台。

这意味着,房企的交付差距或将越来越大,排名靠前的房企将承担起房地产交付项目的主要责任。

从“销售更多”到“提供更多更好”

房企重心向交付的转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即增量开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持续高增长的预期开始发生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关注居住本身。

此外,2024年上半年住房需求释放节奏依然缓慢,预售住宅楼面面积同比下降约三分之一,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减少约四成,房企预付款及商品销售面积继续下降两位数以上,二手房价格跌幅创历史新低。

销售是房企保障现金流的最大依靠,市场复苏一再推迟,房企风险慢慢积累,进一步让购房者担心自己的房子是否能正常交付,担心原有的产品设计是否会一降再降。

一些房企牺牲品质求得暂时生存,但更多企业开始跨周期转变思维,利用“提前交付”“品质交付”“透明工地”等一系列举措,重新赢得市场对行业和企业品牌的信任。

例如河南焦作碧桂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节点计划,按周梳理协调解决保交付难点,并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基础上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确保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项目提前三个月交付,交付即发证书。

2024年上半年,龙湖在全国43个城市共交付121个项目,约5万套优质住宅,20%的项目提前一个月以上交付。

此外,湖北联投浦源等央企提前64天交付物业,实现交接即发证目标;中国铁建提前谋划制定交付方案,提前半年组织一户一检、提前一个月举办施工现场开放日活动、提前一周梳理交付活动具体安排等,多个项目交付节奏逐步提升。

中指院研究员指出,在当前环境下,交付能力可以串联起产品设计、成本、工程、质量控制、服务跟进等各个条线、各个部门,是衡量房企综合实力的指标,也是对接购房者的重要窗口。

预计房企将更加注重产品落地和服务优化两大方面,使房地产全周期交付体系更加完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