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贷款市场基准利率(LPR)是由20家报价行按照市场化原则,根据本行对最优贷款客户的贷款利率,按月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出。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对LPR定价有一定参考作用,但并非完全挂钩。
各银行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可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综合考虑抵押物、期限、利率浮动方式和类型等因素,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上加减点确定。中期借贷便利(MLF)期限以一年期为主,反映银行平均边际融资成本,加点幅度主要取决于银行自身融资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目前LPR包括一年期和五年期两个品种,LPR报价银行包括20家银行,各报价银行每月20日9:00前(遇节假日顺延)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取算术平均数并四舍五入为0.05%的整数倍计算LPR,并于当日9:15公布。
近日,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团队在研报中指出,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4%,环比大幅下降0.15个百分点,首次跌破1.6%的关口,明显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约定的1.8%的净息差临界值。
据悉,5月份企业贷款和居民住房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71%和3.64%,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57个基点,较去年底分别下降4和33个基点,较3月份分别下降2和5个基点。预计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将继续在低位回落。这意味着,虽然近期银行各类资金成本有所下降,但从稳定息差的角度看,报价银行缺乏下调报价加价幅度的动力。
展望后市,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及其团队在研报中指出,需要通过下调LPR报价来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部分报价银行给出的LPR报价过高,未准确反映的因素可能主要为“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贷风险溢价”等影响加价幅度的因素。
这意味着,在银行资金成本明显下降、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向需求侧倾斜、银行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溢价下降的阶段,报价银行对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不断下调,而给出的LPR报价并未相应下调。
对于完善现有机制,王庆团队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报价行数量,降低单一报价行对LPR报价的影响,可以看到,2024年1月报价行数量由18家增加到20家。二是强化问责,对报价利率持续较大幅度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异常报价进行实时监督和跟踪调查,必要时对报价行名单进行相应调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