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价值和碳汇交易价格进行实证研究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原柯文兰等人。

实物期权

介绍

本文结合林业碳汇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碳汇产品定价困难等特点,运用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的Black-模型对碳汇造林价值进行实证研究福建省项目及碳汇交易价格。 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净现值法计算的项目价值低于采用实物期权评估模型计算的项目价值,而采用灰色预测模型计算的结果高于2017年林业碳汇平均交易价格。福建省2022年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价值及碳汇产品交易价格被严重低估。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评价方法对于林业碳汇产品的定价更加科学合理。 为进一步丰富林业碳汇金属产品交易体系,提高碳汇市场活跃度,文章提出对策建议:①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农经营造林; ②科学计算投资回报,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③创新碳金融产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④引入多种交易主体,促进碳汇流通交易。

本文的引用信息

柯文澜、李泽伟、罗时兴。 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与金融产品定价——基于实物期权理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 37(1): 48-55.

章节目录

0 前言

1 福建省林业碳汇市场概况 2 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价值评估模型

3 福建省林业碳汇造林项目定价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0 前言

在“双碳”背景下,林业碳汇成为全社会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福建省围绕“双碳”目标和愿景,积极响应《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林业碳汇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但由于林业碳汇投资项目规模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导致林业碳汇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和碳汇交易价格被严重低估,企业缺乏进入碳汇的动力市场。 因此,迫切需要对碳汇及碳汇金融产品的价值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

国外学者较早对林业固碳造林项目的投资价值评估和碳汇定价进行了研究。 迈尔斯将风险投资机会视为一种可选权利,并最早提出实物期权理论,认为该理论能够更有效、准确地预测投资。 并创新性地运用实物期权方法来评估自然资源投资问题。 杜库-等人。 将森林资产静态投资模型与实物期权相结合,完善了传统模型的理论框架。 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对碳排放交易体系下裸地的价值进行评估,发现其远高于模型计算的净现值。 相信通过完善森林碳汇金融体系和融资机制,可以为绿色产业发展带来资金。

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魏军等. 提出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应用于森林项目评估是可行的。 刘秋香等人利用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了森林工程的特点。 张章轩等从实物期权的价值特征出发, 采用Black-模型评估林业公司的价值和定价模型。 陈安琪等. 分析了森林资源的期权特征,认为有必要利用实物期权对森林资源进行价值评估。 朱晓婷等人认为,传统模式没有考虑森林资源的不稳定性和经营的灵活性。 何晓波等. 采用实物期权价格模型对不同时期、不同交易方式下的森林碳汇项目进行评估。 他们认为碳交易可以提高投资者的盈利能力,改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黄善勤等,苏雷等。 将复合实物期权引入森林投资的各个阶段,并应用二叉树价格模型对森林项目的阶段性组合期权进行评估。

综上可见,运用实物期权法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具有战略增长潜力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更好地体现碳汇所有者权益。 因此,本文以实物期权金融产品创新为例,将林业碳汇价格和金融融资创新引入森林投资,并对林业碳汇投资项目和碳汇期权价格进行评估,以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和推动林业碳汇投资。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绿色金融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1 福建省林业碳汇市场概况

1.1 CCER碳金融与全国碳市场

CCER是指中国核证的减排量。 参与自愿减排的减排量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国家自愿减排交易登记册》登记备案,然后在登记的交易机构进行交易。 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我国CCER碳金融项目正式启动。 随后,由于市场供需、交易价格和风险失衡,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暂停CCER项目。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福建省)的扩大和社会碳中和需求的不断增加,CCER碳金融市场成为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催化剂。可再生能源、能源、林业碳汇等领域减排方案的制定,以及建设中国碳市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即将重启。 将成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机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碳市场建设。 市场机制健全。

1.2 福建省碳排放权市场中福建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福建省于2016年9月成为全国第八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由于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强、林业碳总量碳储量超过4.2亿吨,具有天然优势发展林业碳汇。 2016年底,福建省碳交易市场纳入林业碳汇交易,并创建了福建省林业碳汇(FFCER)项目。 2017年,福建省发布《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进一步推动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福建省碳排放配额累计交易量1483.86万吨,交易金额28800.93万元; CCER累计交易量1481.77万吨,交易金额54654.16万元; FFCER累计成交量350.85万元吨,成交金额5169.76万元。

福建林业碳汇(FFCER)项目作为国内碳抵消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与国际碳市场相比,我国碳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 加之各地碳市场体系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碳价格存在一定差距。 其中,福建林业碳汇(FFCER)市场平均交易价格全国最低。 为14.73元/吨,政策驱动现象较强。 根据欧盟等国家(经济体)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未来将增加碳配额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并针对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不同交易主体进行交易。的出台,可以有效增强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避免价格上涨。 波动风险。

1.3 碳金融衍生品创新

碳金融衍生品特别是期货和期权在欧洲碳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极大提高了碳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化程度,为发现真实的碳价格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业碳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是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载体。 可以从国家层面释放碳排放空间,增加森林经营主体层面的收入来源,增加林权所有者层面的收入来源。 通过碳金融衍生品创新,可以解决森林经营的金融问题,实现生态系统改善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福建省以碳配额为基础的绿色金融日益活跃,创新了“三明碳票”、“人民币碳汇”、“森林碳指标保险”、“碳汇”等一系列试点项目。基金”。 但目前还无法进行大规模交易。 常见的。 目前,福建碳金融市场仍以现货交易为主,碳期货和期权产品尚未推出。 为进一步增加林业碳汇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迫切需要准确评估碳汇供给方经营者的投入成本和可持续性成本,完善碳汇市场。 金融产品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碳市场价格信号对节能减排和低碳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企业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积极性。

2 林业固碳造林项目价值评价模型

2.1 黑色模型的构建

林业碳汇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其固有的资本价值,即所谓静态净现值,采用传统的收入法来衡量; 其次,它是基于投资者的期权,即实物期权的价格。 布莱克模型已被用于金融产品实物期权的研究。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当投资者面临不确定的未来选择时,可以将期权的到期价格与股票的定价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股票的预测。 准确的定价。 因此,本文将基于Black模型对福建省林业碳汇造林项目进行实物期权估值,以期为林业碳汇金融产品的定价提供参考。

黑期权定价模型基于以下假设:即在一个标准范围内,股票价格服从正态分布,在一定时期内,期权的收益率和无风险利率的范围保持不变; 并且假设该期权不支付股息或其他收入。 具体公式如下:

实物期权

式中:ENPV为项目价值; NPV 为项目净现值; OP为项目期权溢价; S为目标资产的当前价格; 的波动性; T为项目运营寿命,根据可行性报告和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期限计算; t为工程使用寿命; r为所采用的折现率模型,折现率一般选择与项目使用年份或类似债券基础收益率相当; N 代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2.2 数据选取及说明

本文以福建省泰宁县山阳山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该项目于2017年8月18日注册为FFCER项目,计划20年内完成造林规模3351.27公顷,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84吨。 根据采用的森林管理碳汇方法论,项目边界结合GPS、北斗卫星导航或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单定位或差分技术捕捉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航拍照片、森林分布图、林相图等,然后借助GIS和大比例尺地图(比例不小于1:10000)测绘,结合GPS等定位技术,对造林面积进行主要的砍伐和间伐年计算并计算公司运营的林业碳汇项目。 价值是估计的。

2.2.1 工程造价

项目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土地使用费、绿化投资、抚育投资、附属工程费用、其他项目建设费用。 其余运营成本暂不计入。 其中,预计2017年土地使用费42.91万元,造林投资52.72万元,抚育投资16.25万元,配套工程费1.74万元,其他工程建设费7.32万元。 由于本项目计划2017年至2030年每年进行新的植树造林工作,因此2017年至2030年将产生造林投资。每年项目运营投资见表1。

实物期权

2.2.2 项目收入

(1)20年后常绿阔叶林主要采伐收入。 主要收入来自薪材、规格材和非规格材。 2017年至2030年,常绿阔叶林碳汇将逐年增加。 2037年、2038年进行大面积采伐。常绿阔叶林中,主要采伐标准材运输成本为01.3万元/立方米,非标准木材开采运输成本为01.6万元/立方米,薪柴开采和运输成本为17万元/立方米。 主要森林采伐和运输成本按上述采伐和运输成本的算术平均数计算,为01.53万元/立方米。 常绿阔叶林规格材主采成本为007.4万元/立方米,非标材成本为00.39万元/立方米。 常绿阔叶林主采伐林业成本按两者算术平均值计算,为005.65万元。 /立方米。 常绿阔叶林主采伐成本与效益见表2、表3、表4。

实物期权

(2)森林间伐收入。 2017年至2030年,每年进行新植树工作,每9年进行一次间伐工作。 即2017年种植的林地将在2026年间伐; 2026年种植的林地将在2035年减少。类推。 常绿阔叶林采伐非标准化木材运输成本为1.5万元/立方米,薪材成分成本为1.6万元/立方米。 常绿阔叶林的间伐和采伐成本按两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为01.55万元/立方米。 常绿阔叶林间伐的成本和效益见表5、表6和表7。

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

3 福建省林业碳汇造林项目定价结果分析

3.1 碳汇价格估算

基于2015年至2021年全国碳市场历史交易价格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确定交易价格并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详见表8。通过对表9预测数据进行验证,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发展系数a=-0.0146,灰色作用b=43.7264,方差比C= 0.2228<0.35,小误差概率P=1>0.95,说明模型预测拟合度很好,结果可信。 以此为基础,对2022年之后的碳汇价格进行了预测。 具体计算结果如表9所示。

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

3.2 碳汇产值估算

该项目规划绿地面积3351.27hm2,建设工期20年。 可实现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吨数,年均减排9984吨,累计碳汇产值1297.83万元(表10)。

实物期权

3.3 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价值

根据表9的预测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得到我国国债市场的波动性δ=0.152,期权对价格的敏感度d1=0.84,期权执行的可能性d2=0.18,无风险政府债券利率r=8%。 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价值计算结果如下:

实物期权

上述计算结果:目标资产现价S=299.67万元; 投资项目前期投入总投资额X=974.55万元; 项目期权溢价OP=135.6万元; 项目净现值NPV=299.67万元; 项目价值ENPV=435.27万元。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针对林业碳汇投资规模大、项目资金回收周期长、碳汇产品定价困难等特点,本文采用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的Black-模型对林业碳汇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福建省林业碳汇投资项目及碳汇生态产品。 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 研究发现,采用常规净现值法(剔除风险),该项目净现值为299.67万元,而引入实物期权评估模型的林业固碳造林项目价值达到435.27万元。 同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得到2022年碳汇平均交易价格为56.12元/吨,远高于福建省2022年林业碳汇平均交易价格14.73元/吨。吨。 可见,林业碳汇造林项目的价值和碳汇产品的交易价格已被严重低估。 如果采用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评估方法对林业碳汇产品进行定价,将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合理定价,大大提高企业参与林业碳汇减排项目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林业碳汇减排项目的实施。碳排放权自由流动,激活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

4.2 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丰富林业碳汇金融产品交易体系,提高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农植树造林。 一是改变森林资源权利分配机制和利用方式,鼓励林农积极经营造林; 其次,积极推进新一轮立法和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林业碳汇法规,实现林业碳汇交易合法有效治理。 监管,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减少政府部门对林地流转和碳汇交易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福建林业碳汇资源优势。

二是科学测算投资回报,提高经营者积极性。 林业碳汇供给侧运营需要承担昂贵的一次性市场进入成本,以及维持碳汇项目正常运行的持续成本。 首先,应建立健全一套适合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计量的方法体系,准确评估林业碳汇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 其次,加强各类用材林补植的合理利用,切实提高林业碳汇开发商的收入和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碳金融产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相关政策,学习欧盟等国家(经济体)碳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创新碳配额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形成准确的碳汇定价机制。 ,逐步引导我国林业碳汇交易价格与国际标准接轨,完善我国碳汇交易的绩效驱动特征,规避各地价格波动风险。

四是引入多种交易主体,促进碳汇流通和交易。 政府加大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前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更多生产企业进入林业碳汇市场。 随着碳汇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适当引入不同的交易主体,如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建立碳汇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并在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条件。 推动碳市场配额流通和交易。

作者信息

通讯作者:罗世兴(1984-),男,福建省长汀县人,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电子邮件:。

第一作者:柯文兰(1988-),女,福建省泉州市人,福建江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生态技术与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资源利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