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财报 李佳
去年6月,任职七年多的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张凯辞职,分管财务和投资的副总经理吴晓勇接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近半年来,中弘人寿的人事变动相当频繁,不仅涉及精算、投资、财务、合规等部门负责人相继调整,其董事会也发生了变动。下半年。
如今,经监管部门批准,中宏人寿的这波“员工更换”浪潮暂时搁置。
2月28日,中弘人寿公告称,吴晓勇已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正式担任公司第五任总经理,任命立即生效。
对此,中弘保险董事长何大德表示:“我们有信心吴晓勇带领中弘保险的高绩效团队,带领中弘保险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不难看出,中弘保险董事会对吴晓勇寄予厚望,对下一章的布局充满信心。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原总经理张凯到如今入驻的“新将军”吴晓勇,中宏人寿高层人事变动的逻辑是什么? 未来战略调整方向将走向何方?
八个月后,投资线总经理落户
从两家公司的业务履历来看,原总经理张凯曾就职于花旗银行和麦肯锡。 是一位具有市场背景的高级管理人才,在财务战略和财务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与他的经历不同,吴晓勇在投资管理和保险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尤其是在投资领域。 深耕投资业务线,拥有近30年经验。
不难发现,中弘人寿的人事变动逻辑与以往明显不同。 总经理选拔范围从最初的业务专家,到跨境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高管。 现在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拥有丰富的经验。 具有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全面的高端人才或将成为中宏人寿人事变动的新主题。
当然,这也可以从侧面表明中宏人寿对投资端的高度重视。 要知道,近两年该行业一直受到投资市场低迷的困扰。 不少保险公司在投资端遭受严重损失,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目前,有不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由盈转亏,或者亏损加剧。
从这个角度来看,吴晓勇的顺利晋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悉,吴晓勇自2021年4月起担任中弘人寿财务总监、首席投资官,同年11月起兼任副总经理,负责公司财务和投资管理工作。 此前,他曾在复星集团、瑞泰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恒康天安人寿、永大期货经纪等国内外知名寿险公司担任投资管理职务。
我全面负责中弘人寿投资管理业务线两年多来,公司在投资收益方面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 例如,2022年公司投资收益达到4.93%,同比增长24.9%。
在2023年行业投资端全面失败的背景下,中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也深受大环境影响,以至于去年投资收益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同比达到4.29%,近三年的平均综合收益率和平均投资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5.6%和5.03%,也领先于众多中外合资企业。合资寿险公司走在同一轨道上。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宏人寿频繁更换五位总经理的情况相反,其董事长“掌舵人”的地位却十分稳固。 从成立到现在,仅2013年6月,首任董事常世德林因年龄退休而接替了候选人。 同年次月,具有外资股东背景、长期在宏利国际从事管理工作的何大德接任董事长,并任职至今。
业绩好坏参半,净利润下降个位数
事实上,与大多数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一样,中宏人寿自1996年开业以来,依靠外资优势和业务均衡发展,长期保持稳定的业绩发展和盈利能力。在行业波动的发展周期中,中宏人寿也未能幸免,业绩开始下滑。
从资产来看,中宏人寿的总资产自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之前,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整体增长势头较为稳定。 此后一直到2021年,其总资产开始逐年加速,步步上升。 但到了2022年,可喜的增速戛然而止。 当年的增速突然从2021年的26.4%下降到13.9%。 好在2023年出现反弹,总资产增速达27.2%至948.57亿元。
从业绩来看,与资产规模趋势一致,中弘人寿业务收入也在稳步增长,但直到2017年增速才开始下滑,这也意味着保费增长开始呈现疲态,尤其是2021年和2022年,其保费增长率已降至个位数,低于10%。 直到2023年,其保费增速大幅提升,达到59.1%,取得了231.87亿元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在保费增速大幅下滑的两年里,中弘人寿的净利润也出现下滑。 2021年至2022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0.49亿元、4.5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64%、56.36%。 。 2023年情况并未好转,利润却再度下滑,净利润跌至4.02亿元,同比下降12.23%。
刚才我们提到国宏人寿的投资收益非常好,按理说利润应该是可观的,但是为什么这两年净利润却跌到了个位数呢?
《每日财报》分析称,这主要是赔偿费用同比增加以及“死亡损失”大幅上升,进一步压缩了自身“死亡利润”。 以净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2022年为例。 当年,国寿保险赔付支出总额达到16.24亿元,同比增长11.98%,占当期保费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15%。
布局健康养生赛道,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近年来,中宏人寿也积极寻求转型以应对市场挑战,这一点也体现在其最新的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
报销报告显示,中宏人寿不仅推动战略有计划、有序实施,而且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 同时,公司也保持战略定力,夯实经营基础,提升战略风险管理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继续以“成为中国领先的健康养老专家”为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导向”的理念,持续推进健康医疗传承、“渠道+产品”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战略重点。
尤其是在健康医疗领域,也将是中国宏人寿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 刚刚上任的新任总经理吴晓勇曾公开表示,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养老保障需求加速增长,也呈现差异化、精细化特点。 为此,中弘人寿正在持续完善健康养老生态圈。
基于此,去年12月,中弘生活正式推出“中弘家庭医疗服务”和创新的MOVE健康管理平台,以覆盖“线上+线下”、“全科+专科”全场景的服务模式,量身定制为客户家庭打造专属健康管理服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疗健康服务增量空间不断增大,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可以说,这个赛道上高手很多。 国内不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养老行业发力并取得领先。 一方面,他们率先完成了养老、医疗、大健康等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他们也将投入巨额资金打造医疗健康产业链,拓展医疗健康生态圈。
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宏人寿想要在短期内具备追赶能力并不容易。 因此,上任的吴晓勇不仅需要肩负起恢复业绩增长的重担,还要采取正确有力的战略谋划来应对众多竞争对手的“绞杀战”。
本文来源:每日财经报道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