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2016.09.2009:09
证券时报()9月20日
栾李乐言卢金玉
继蒙牛换帅之后,乳业巨头伊利又爆发了一件大事。
伊利9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阳光财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财险”)通过交易系统增持566.79万股,占占公司总股本的0.09%。 本次股权变更后,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合计持有3亿股伊利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触摸标志。 公告一出,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今年的中报中看到,伊利不存在持股10%以上的大股东。 第一大单一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伊利8.79%的股份;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22%; 伊利董事长潘刚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89%。 阳光保险5%的持股比例已超越潘钢,成为伊利第三大股东。
阳光保险表示,其增持伊利股份属于财务投资,不会积极寻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未来12个月内将不再增持伊利股份。 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阳光保险原本有进一步增持的意向,但遭到拒绝。
高丽娜总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保险资金的进入可能是出于抄底的角度。 目前该行业正处于最低点,现在是逢低买入的最佳时机。 乳制品行业的行业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并不长,而且保险资金大多是短期投资者,比较适合。
虽然伊利股份短期内阻止了阳光保险进一步上市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解决。
国内主要乳企中,蒙牛乳业大股东中粮集团、达能、Array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持有蒙牛乳业31.5%的股份; 大股东首农集团持股35.79%; 大股东为光明食品。 持有54.35%股份。 业内认为,与国内其他乳企相比,伊利股权分散,使其抵御恶意收购的能力较差。
事实上,乳制品行业并不缺乏资本的参与。 2013年至2014年是乳制品行业扩张的高峰期,国内多家乳制品企业引入资本实现快速扩张。 但此前,乳业往往更多地接触产业资本,而此次接触保险资本还是第一次。
(01432.HK)董事长姚同山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万科与宝能之争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伊利股份确实具有投资价值。 保险资本和产业资本虽然还是有区别,但和一般市场资本没有什么区别。 “相比红杉资本,险资炒作的可能性较小。”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保险资金筹措有三种可能。 一方面,作为长期财务投资者可以获得长期回报; 但您也可以通过举牌的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从而达到自己的资本目的; 此外,您还可以在股价波动中获得交易机会,实现短期利润。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记者,之前保险资金很少关注农业板块,但这一次,阳光保险更加关注伊利的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分享。
不过,分析师董光阳认为,从举牌历史来看,阳光保险曾于2015年12月举牌承德露露,目前合计持有8.43%的股份。 但阳光保险并不参与公司运营,仅定位金融投资。 然而,快速消费品与其他行业不同。 如果持续半年以上的事件造成调整和动荡,或者没有一致的渠道管理和稳定的管理团队,品牌可能会崩溃。 因此,伊利股份仍有必要未雨绸缪。
但这并不是阳光保险第一次在消费公司“出手”。
几个月前,承德露露与中国青年旅行社同时披露了阳光保险举牌的消息。 根据以往的经验,险资似乎对传统消费企业并不太热衷,但阳光保险却并非如此。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9月19日多方采访获悉,消费类企业的稳定和增长是保险资金看重的投资原因。
“承德露露是一家以杏仁奶为消费品的公司,销售旺季在年底,年底股价就会上涨。所以当然,我们会在年底低价买入。淡季。” 申万宏源证券董事徐洪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保险背景的人在投资时,首先考虑的是保本、保利润。至于阳光在快消中的“最爱”, “在移动消费品领域,很可能投资者本身就有快速消费品相关的背景,或者看重承德露露长期以来的‘稳健’特质。”
与承德露露类似,中青旅也是一家传统的旅游消费企业。
与一般旅游企业不同,中青旅不仅拥有旅行社,还涉及酒店、景区、在线旅游等业务,形成了产业链闭环。 中青旅景区业务方面,乌镇景区2015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营业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17.38%,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30.12%。
“就旅游业而言,能够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中青旅乌镇板块净利润同比能达到30.12%,这个非常高了——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类似于阳光风险保险这样的资本是非常看好这类消费企业的前景的。 韦长仁分析道。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