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与职工社会保险差异解析:参保强制性与补缴政策对比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首先,参加保险的强制要求不同。

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社会保险是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能免除义务。即使员工只工作一天,也应该缴纳一个月的社会保险。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户、兼职人员),有稳定收入、有经济能力的,可以参加。如果没有稳定收入,则无需参加,也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例如,常见的组合是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与职工社会保险差异解析:参保强制性与补缴政策对比插图

其次,货款能否退回也有区别。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保,一般不允许额外缴费。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2020年、2022年,允许当年和下一年一次性补缴。现在缴费制度已经标准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月缴费、按季缴费、按半年缴费、按年缴费。因此,他们一般可以在年底前一次性付款。

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灵活就业人员事后不得追加缴费。

如果您是企业员工,只要双方确认劳动关系,并提供工资单等会计凭证,就可以补发欠薪。当然,如果欠款时间较长,则需要相应行政部门、仲裁部门或法院出具的有效法律文件。补缴社会保险,一般需要承担每日5/10,000的滞纳金,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承担。

灵活就业人员与职工社会保险差异解析:参保强制性与补缴政策对比插图1

关于滞纳金问题,早年由于工资水平较低,相对划算。但近年来平均工资增速放缓,滞纳金压力加大。

三是缴费比例不同。

例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20%,单位职工缴费比例为24%。

如果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往往不包含生育保险,所以缴费比例会低一些,这样就省钱了。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单位职工医疗保险缴费率为10%,灵活就业人员为8.5%。

四是支付基数的确定原则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当地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自由选择缴费基数。对于单位职工,需要按照职工上一年度工资总额月平均数确定。

第五,保险种类不同。

单位职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也可以参加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与职工社会保险差异解析:参保强制性与补缴政策对比插图2

第六,成本负担不同。

养老保险方面,个人缴费比例为8%,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两人共同承担责任,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个人负担。灵活就业人员自行承担全部养老保险费。健康保险也是如此。

第七,退休年龄不同。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女职工可以为50岁、55岁、60岁等。

第八,延迟退休的选择不同。

虽然灵活就业的人也可以推迟退休,没有收入又要缴纳社保,但确实不如领取养老金划算。但对于单位职工来说,由于用人单位仍需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并缴纳社保公积金,延迟退休一两个月对单位影响并不大。事实上,这对员工来说更划算。

#你愿意缴纳社保吗#​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