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九玄资本通过系统追踪了数千家小型创业公司(有的是远方的,有的是关系密切的,有的是熟人的),经历了太多“单相思”的痛苦融资,也见过太多次“看他盖高楼,看他招待客人,看他楼倒塌”。有句话说: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能走到最后的人不多。创业本质上是一种九死一生的人生。所有冲破“舒适区”走上创业之路的兄弟,都必须有“心存善行,纵然九死无悔”的信念和决心。
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看到的每一条数据对于旁观者来说只是一条数据,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可能是一生的酸甜苦辣。因此,一定要注意融资问题。
创业没有陷阱,做好一切准备是不可能开始的。创业是一个“丛林战”的过程,拿着火棍上战场,动态瞄准,行军时没有作战地图。
创业,要么起点低,就近赚钱,要么起点高,赚远方。最怕的是,想不清楚,中途就赚钱了。我没有赚到钱,却让自己陷入了陷阱。尤其是A、B轮左右的项目,很多创始人为了拿到钱,不得不接受押注和回购条款。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笔钱是来救我的吗?还是你是来骗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一定比投资者更懂投资。不然的话,你真的不知道你现在得到的钱是福还是祸。
有时融资成功未必是福,融资失败也未必是祸。在拿到钱的过程中,考验的是创始人的融资能力,拿到钱之后,考验的是创始人的控钱能力。在每一轮拿钱之前,创始人都必须强迫自己清楚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什么都缺吗(这是基于战略层面的赛道逻辑,事实上没有一家创业公司是完美的)。缺钱吗?据说“跑道足够长,发动机足够强大,产品足够尖叫,团队足够牛逼,最后燃油足够”。但资本市场本质上只能提供“燃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始团队缺的不是钱,而是“花钱的能力”。所谓“能花钱”,不是指在操作层面上大手大脚地花钱(人人都能做到),而是在战略上想清楚“除了钱什么都不缺”的赛道逻辑,在战术上能够根据敌我关系的动态来判断。火力的方向和火力的强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团队在作战层面的执行效率。这三者的“战略契合”,构成了资本眼中创始人的“花钱能力”。
在本质上不具备投资逻辑或者创业者没有能力掌控大钱的赛道上,拿的钱越多,对创始团队的伤害可能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人才不合格,回头咬人”。 。为什么连续创业者更容易成功?因为经过多次的学习(踩坑、碰壁),这些创始人不仅拥有优秀的融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强迫自己成为优秀的投资人,能够从投资人的角度前进。演练了项目研制过程中“面多了就加水,水多了就加面”的三级火箭助推过程;当面临挑战时,能够在过程中及时调整策略和战术,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转型,而不是“用C轮的估值转型做天使轮业务”;只在需要的时候才拿钱。对于钱,只拿该拿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你会更好地理解“宗教”与“务实”之间的平衡,也会更好地理解“Get,Stay smart”的原则。资本市场不可避免地存在投机、短视和“评判”。书如其表。”优秀的创业者绝不会被热钱推走,而是会用资本的“燃料”来给自己加油。
对于技术项目,很多创始人往往更关注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技术商业化场景、市场需求等考虑。因此,他们常常“拿着钉子,满世界找锤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这里有两个通用的基本逻辑可供参考:(1)增长势能=需求势能*产品(技术)势能*渠道势能*标准化交付系数; (2)有效刚性需求=痛点*快乐点/交付难度*成本。简单来说,项目本身是否满足“有效刚性需求”?是否有足够的“增长潜力”?
经常遇到很多创业者抱怨投资人都是外行,“不懂我”(见),感觉他们说得鸡毛蒜皮。事实上,投资者不也有同样的感受吗?有时候投资人可能确实看不懂你的技术细节,但是创业者真的从商业角度、投资角度理解投资人的考虑吗?真是“我不明白你想说什么,但你也不明白我的意思”!企业家尤其是技术型企业家的思考必须超越技术思维,更多地思考技术应用的商业前景和投资逻辑。近期我准备写一篇长文,系统阐述科创项目的商业和投资逻辑。
有时,资本的泛滥效应会导致创始人失去对商业本质的坚持。最终,他们不仅损失了投资者的钱,还把自己列入了“高消费失信人士”名单。有时候,很多创始人对赌博和回购条款感到反感,没有办法绕过。合理吗?这不合理。我愿意认输。不合理?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你想挨打,你就愿意受苦。赌博条款和回购条款实际上是双方对估值基础和增长率存在认知偏差和信心偏差时的一种平仓机制。你答应了我美好的未来,我允许你定下很高的估值,但对不起,都是空话,白纸黑字,无怨无悔。问题是,你的筹码能承受这样的赌注吗?这是创始人需要思考清楚的。
很多项目获得了多轮融资,但最终创始人却被“高限额”“抹黑”。投资人投资你,是上天派来坑你的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每次投资押注,投资者都要经历十个月的怀孕和痛苦的挤压过程,这不失为明智的决定和谨慎的押注。而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准备好洗钱、逃跑、挥霍投资者的钱吗?大多数人都不是。你可以怀疑能力,但不能怀疑创业者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最终的“高额违反信托限额”并不是因为赌博或回购条款的实施。虽然没有深入的实证研究,但很可能不是这个原因。你拿的钱越多,你得到的钱就越多。很容易犯愚蠢的错误。换句话说,在特定的氛围下,有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切都可以提前想好,那就没有创业和风险投资了。但我一直觉得,对于创业来说,思考不能代替执行,但同样,执行也不能代替思考。最好在采取行动之前做出决定,或者先采取行动。这需要辩证统一,企业家需要在“破”中领会这种智慧。有人说“先做事后再说”是最毒的鸡汤。有人说“先决定后行动”才是制胜之道。
社会层面的所有创新和进步都有微观层面的成本。我只是希望这个成本不是你的,或者成本小一点。
从社会层面来说,创业、风险投资一定要有容错性,但凡事都有它的规律。 “规则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会到来”、“陷阱是事后才会明白的真相”。无论创业还是投资,都是一门基于理性的艺术。如果能少走弯路、少掉坑,谁会愿意用巨额金钱和青春去赌博呢?创业者群体和投资人群体越成熟,风险投资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就越高。 “捆绑回旋镖”既不是投资科学,也不是投资艺术。
本文绝无嘲讽或嘲讽“失信设高限”企业家的意思。相反,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应该向这些“冒险家”致敬!有句话说,创业者即使失败了,跌倒的时候依然很酷!我把这些经历写下来,希望能给创业者一些启发,在融资前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投资逻辑。就这样。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