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发布: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规范运作与支持科技创新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李恒春/文

近年来,政府投资基金规模大幅增长,省、市政府投资基金逐渐成为主力军。但与此同时,资金内卷化现象对社会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些基金过于注重吸引投资,扭曲了政策目标。尽职调查、豁免等评估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这些问题,2025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共提出7个方面25条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和运行,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政府投资基金在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标志着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2025年国务院一号文件,《指导意见》有以下政策亮点:一是明确分级管理权限,严格控制县域新设基金。通过明确新设基金在县级严格把控,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权限将更加清晰明确,营造更加规范的投资环境。二是明确基金政策目标,鼓励取消回报投资比例。按照投资方向,政府投资基金主要分为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两类政府投资基金目标明确,必须优化政府投资比例调整机制,鼓励降低或取消回报投资比例。三是建立容错机制,更好调动积极性。国有资本要求每支国有基金“保值增值”,容错率低,业务人员解读成本高。 2024年以来,相关政策显着完善。

指导意见发布: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规范运作与支持科技创新插图

中信证券认为,《指导意见》的发布将对政府投资基金规范运作、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防止社会资本出现挤出效应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更加清晰。 《指导意见》明确了基金设立标准、投资范围、运作程序、退出机制等全流程的规范要求,构建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为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提供了规范框架。有利于减少基金设立数量。可以避免资金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资金的低效配置和浪费,确保资金精准投向符合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领域。

政府投资基金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关键点。找到国有资本代理成本与创新投资固有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点,对于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在政府资金推动下,创新投资有望“活跃”,一级股权投资市场有望回暖。

二是耐心资本队伍不断壮大。除了政府投资基金等政府资金外,还有一些“准政府”基金也在风险投资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即中央国企基金。 2024年12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促进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明确中央企业资金投向重点还明确“央企创投基金期限最长可达15年,是央企创投基金期限的近两倍”。一般股权投资资金”。

指导意见发布: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规范运作与支持科技创新插图1

结合近期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的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当前政策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重视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引导更多资金流入风险投资领域。为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促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

第三,投资偏好可能会因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政府投资基金和国有企业创投基金的发展壮大,其在创投行业的话语权有望进一步提升,一级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或将进一步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下,政府和准政府基金的投资偏好可能会提高相关行业的风险溢价和估值水平,而政府和准政府基金的支持重点往往会优先考虑政策支持方向,例如新质量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率。产业和未来产业。

本文发表于1月11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