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在投资领域的“瘦身”仍在继续。
1月初,港交所文件显示,腾讯大幅减持其投资的两家上市公司微盟和优必选,持股比例分别从8.39%和8.05%降至2.94%和2.08%。 ,套现总额突破16亿港元。
大股东的交易行为直接影响公司股价和市场情绪。此信息披露后,1月10日微盟股价大幅下跌,单日跌幅超过40%;优必选股价持续跌幅超过10%,迎来限售股解禁时股价腰斩的局面。
这并不是腾讯第一次减持被投资公司。在腾讯出手之前,两家公司的其他大股东也纷纷做出了自己的举动。不过,特殊的可能是腾讯减持的时机以及减持背后的深层逻辑,尤其是微信小店的后续计划以及腾讯进一步聚焦主业。
高点减持“腾讯概念股”
2024年12月20日、12月23日、12月27日,微盟创始人孙涛勇、高管方同书等人共出售8600万股,1300万股,套现2459万股公司股,合计金额超3亿港元。出售后,其股份分别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15%、0.16%和1.26%。也就是说,高管减持后,腾讯以8.39%的持股比例成为微盟第一大股东。
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周后,腾讯在四天内两次减持微盟:2025年1月3日减持6210万股,每股均价3.49港元,套现2.17亿港元; 1月6日,继续减持122万股。减持1亿股,均价3.4港元,套现4.15亿港元。两次减持后,腾讯共套现超6亿元,持股比例降至2.94%。
大股东减持发生在微盟股价飙升并创下一年内新高之际。
背景是,2024年12月17日,微信小店运营团队发布公告,对“送礼”功能进行灰度测试。除珠宝、教育培训等品类外,价格不超过1万元且符合微信商店准入及运营规则的商品默认支持该功能。
这被外界视为腾讯在电商方向的又一重要尝试。毕竟,腾讯总裁刘炽平此前曾提到:“如果我们能够系统地在微信内部构建一个电商生态系统,并利用微信内部的一切力量,我们将能够建立一个更大、更有意义、更高——资本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受此影响,微盟、有赞等基于微信生态并依赖其的“腾讯概念股”公司股价也相应上涨。其中,微盟取得了突出的增长。 “送礼”功能上线灰度测试一周内,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00%。
但当公司高管和腾讯减持的消息接连曝光后,微盟股价断崖式下跌。有散户在社交平台上感叹:“第一次经历寒冷,腰斩了!深陷其中,真成了微盟股东”。
这种情况不免让人想起2022年6月的新东方在线(2023年1月公司简称改为东方精选)。 2022年6月15日至16日,腾讯共出售新东方在线7460万股,套现7.2亿港元。持股比例从9.04%下降至1.5%,堪称“清仓”。当时,东方精选直播间刚刚因其双语内容和丰富的文采而火爆,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也持续飙升。
当然,高点减持可以理解为基于实时跟踪市场动态灵活完成投资退出。此外,微盟具体还与腾讯对于微信商店的后续计划有关。电厂获悉,2025年,微信商城将全面开放服务商市场,取消多项类型和产业带配额限制。 “欢迎所有有能力的服务提供商加入。”同时,将在法规指导下对服务商进行绩效分层,并提供相应的运营支持。
无论是与淘宝还是抖音电商相比,腾讯的电商布局都是以轻运营为主。看来商家找不到人,能铺路的就是服务商了。团队快速壮大的前提是相互信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减持微盟代表了一种平等对待所有人的公平态度。至于微盟,即使腾讯不再是大股东,也不会影响两者的合作关系——业务紧密相连,前者的订阅解决方案和商户解决方案业务都依赖后者的支持。
从“扫货”到“清仓”的转变背后是什么?
相比之下,腾讯减持优必选是账面上算得更清楚的业务。
2024年12月29日,优必选上市一周年,限售股解除。同日,优必选董事长周健与赵国群、夏永军、王林、熊友军、夏作权等多名股东签署协议,终止一致行动关系。此举被视为为一些股东减持铺平道路。 。
情况确实如此。王林、夏作权均通过减持完成超亿港元套现。同时,12月30日,民银资本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在公开市场出售优必选0.41%股份,作价约1.38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将不再持有优必选股票。 。按照当年2000万美元的转让价计算,民银资本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离场。
相比民银资本的全面出手,腾讯还是有所保留的。 2025年1月3日和1月7日,与减持微盟几乎同时,腾讯分别减持优必选928.95万股和975.31万股。套现总额突破10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2.08%。 。
优必选招股书显示,腾讯旗下IMAGE FRAME和深圳腾讯在2018年先后参与了公司股权转让及C轮融资,总投资成本约1.2亿美元。上市前,腾讯合计持有股份6.31%。粗略计算,目前腾讯对育碧的投资介于微利和零亏损之间。
对于减持两家公司,腾讯的回应是:“我们将积极审查我们的投资组合,并评估潜在的调整,以将资金用于股东回报或新的投资项目。”
这句话很熟悉。腾讯以“分红式”减持京东、美团也做出了“体面”的表态。 2021年12月,腾讯将以中期股息的形式向股东派发其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股份。股息支付后,腾讯在京东的持股比例从17%下降至2.3%,腾讯总裁刘炽平辞去京东董事职务。近一年后,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腾讯出售了约90%的美团股份。
事实上,近年来,腾讯还减持了华谊兄弟、步步高、海澜之家、被称为“东南亚小腾讯”的大海,并计划减持“国内第一股星环信息”。大数据基础软件库存”。对于腾讯来说,减持被投资公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一个合适的退出机会。
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表示,腾讯每年减持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份,这是例行调整。有些公司如果规模不大,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他认为,如果考虑到投资组合管理,作为投资者,腾讯积极投资的不是上市公司,而是非上市公司。此外,腾讯还将继续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一方面可以用投资收益换取股东回报,另一方面将加大寻找新的投资标的的力度,帮助其实现发展目标。
这里的“新投资标的”不仅指消费互联网、硬科技、医疗健康,也可以是腾讯本身。 2022年以来,减持被投资公司的腾讯也被股东减持。两年多的时间里,南非集团及其子公司通过出售腾讯股票套现1745亿港元,持股比例从28.8%下降至23.99%。腾讯的回购与此同步。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8亿港元、494亿港元和1120亿港元,三年累计回购1952亿港元。如果仅算上2022年下半年的回购,累计回购金额将达1879亿元,远超销售总额。
与其成为别人的“大腿”,不如加固自己的护城河。腾讯虽然不缺钱,但定期减脂增肌总是要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