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未缴费年限为何视同缴费?详解养老金计算中的视同缴费年限概念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有人说,在养老金计算方法中,不缴纳的期间被视为“视同缴纳期间”。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被这些人利用了。

说这句话的人包括退休人员。我不太明白“视为付款期限”的概念。

2014年前未缴费年限为何视同缴费?详解养老金计算中的视同缴费年限概念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视同缴费期限”是指2014年9月之前尚未制定社保缴费规定的时间。 2014年10月起,随着养老金改革,个人可以用真金白银缴纳社会保险费。当然,这主要指政府官员和公务员。

那么,为什么说所有退休人员都享有“视同缴费期”呢?请看分析:

假设老张2014年10月60岁退休,工龄40年,1974年10月20岁参加工作。这40年老张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但这40年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被“视为付款年份”。

假设老王2015年1月60岁退休,工龄40年,1975年1月20岁参加工作,老王只缴纳了3个月的社会保险费,但这39.7年也“视为付款年限。”

此后,类比将延续到2023年。

假设老李2024年1月60岁退休,工龄40年,1984年1月20岁参加工作,老李只缴纳10年的社会保险费,但30年必须“视为”作为付款年限。”

上述例子中的退休人员都是“十年过渡期”“中期”退休的。

2014年前未缴费年限为何视同缴费?详解养老金计算中的视同缴费年限概念插图1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确实所有退休人员都有“视同缴费年限”,只是看年数而已。

这些退休人员是否利用养老金计算和增加?仅养老金增加就占了一点,但不多。为什么?请看分析:

① 缴费视为空账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中无该笔款项。对养老金计算中“付出多,得到多”的计算没有影响。

② 养老金增加时,有“挂钩增加”项目,包括“与工龄挂钩”和“与缴费年限挂钩”。在“关联付款期限”的增加中,“视同付款期限”将发挥作用。不多,有的省份每年0.5元,有的省份每年0.2元。但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这个环节可能会增加,即“视同付款期限”的作用可能会更大。

就是这样。

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您分享。请冷静地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