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个人按揭贷款企稳回升,金融数据总体稳定,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依然保持。未来有效信贷需求将逐步释放,特别是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密集出台和有效落实,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市场有效融资需求将进一步改善,更多金融资源将流入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有力有效。

个人按揭贷款企稳回升

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45%,比上月下降2个基点,比去年同期下降36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为3.08%,低于上月。较上月下降7个基点,较去年同期下降92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在此背景下,个人贷款近期企稳。央行数据显示,分部门居民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5万亿元。

“近期居民贷款增速有所回升,主要是个人按揭贷款企稳回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逐步实施,个人按揭贷款提前还款的现象明显减少。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较8月份政策出台前明显下降。房地产市场也出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利润率有所改善。 11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同比增速近一年半首次转正。 12月份以来,交易保持相对活跃,这与金融数据的改善相互印证,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插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中国家庭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随着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落地,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现象明显减少,个人住房贷款将持续企稳回升。近期商品房交易数据与金融数据的好转相互印证,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进一步增强。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如今,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专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普惠性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上述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类贷款增速。

还值得注意的是,前11个月票据融资增加1.12万亿元,其中11月份票据融资新增1200亿元。

“票据融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11月份票据融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信贷和总量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插图1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从融资功能来看,与一般贷款相比,票据融资具有成本低、流动性高、操作便捷等优点,是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和微型企业。总体而言,票据的支付功能和融资功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大企业可以合理使用票据支付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账户,有效提高其支付意愿。同时,中小微企业还可获得银行票据贴现融资,缓解流动性压力。

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保持对实体经济更大的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庆对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基调转变期间,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将体现在“量增价跌”上,银行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新增贷款力度。年底前实体经济。从规模来看,12月份楼市持续复苏将继续推升居民中长期贷款和M1增速。

“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保持流动性充裕。”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兰12月13日表示,将继续对物价发力,继续实施总量措施。我们将聚焦结构性工作,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防止资金闲置,平衡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银行稳健经营,推动经济持续复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