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PDCA循环:如何有效进行成本回顾与检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案例:2万元变更未报,成本超支,领导大怒

曾经有这样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市场低迷时期,领导决定降价出售某栋大楼,以便快速回笼资金。但价格应该降低多少呢?领导从造价工作人员处得知,动态价格为每平方米12000元,于是领导决定将价格从每平方米18000元下调至每平方米16000元。然而,工程完成后,却发现每面的造价猛增至14000元。考虑到税收和其他成本后,该房产实际上是亏本出售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领导人决策的动态单方面基础不准确。为什么?因为有近2000万元的变化没有上报,导致当时的动态成本不准确。

我们进行成本计划、编制目标成本、分解合同计划、进行采购、签订合同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根本目的是保证成本执行过程中不超过目标成本。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事实上,它是通过动态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实时比较来实现的。因此,动态成本可以理解为成本管理的“温度计”,随时反映项目成本管理的健康状况。

图片

动态成本的定义

什么是动态成本?目前,房地产企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已签订的合同总额,有的理解为完成的总产值,有的理解为支付的货款总额。以上都是投资进度的概念,非常重要,但不能代表动态成本。动态成本只是项目(或产品)的估计最终成本(如图 1 所示)。

图片

图1 动态成本定义

具体来说,动态成本是指对项目开工后任意时间点的项目最终结算成本的预测。目标成本形成后,会因材料、设备、人工等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设计变更、经济签证、工程量的变化等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需要反映在动态成本中。 ,直至项目落定。目标成本、动态成本和结算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数字化成本管理平台降本增效

动态成本等于预估的最终成本,其内涵关键在于“动态”二字。因此,在常规项目开发的三大阶段——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开发过程和项目结束阶段,动态成本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计算方式。该方法如图3所示。

图片

图2 动态成本图

图片

图3 项目开发三大阶段动态成本的不同表现

准确的动态成本,尤其是产品动态单边,是我们在产品销售定价和项目结算时结转成本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像房地产这样采用预售制度的行业,动态成本的准确性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房子卖掉的时候产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如果过程中无法获得有效的动态成本作为依据,则给出价格。带来巨大风险,甚至威胁项目投资收益的实现!

图片

动态成本计算公式

动态成本包括两部分:已发生成本和待发生成本。其中,已发生部分包括已发生及已确认变更的合同;即将发生的部分包括预计已发生的合同变更和尚未发生的合同计划。由此,我们推导出动态成本的公式:动态成本=已确认的合同+计划变更+待定合同计划+计划合同的预计变更。详细信息如图4所示。

图片

图4 动态成本计算公式

在上述公式中,必须区分已签署合同的确认变更和预计变更。他们的管理关注点差异很大。两者的区别和内涵如下: 固定变更是指已签订的合同发生变更,且变更内容和涉及的费用(金额)已为甲、乙双方认可,可以明确归类为动态成本。这个数额未来不太可能改变;预计变更内容包括三类内容,其中一类是供应商(施工方)已向甲方提出变更内容和金额,但尚未得到甲方确认的部分。一类是供应商(施工方)提出变更内容和金额,但尚未得到甲方确认的部分。 )尚未付款给甲方,但甲方预计合同金额将根据市场情况增加。还需要进行估计预算调整。具体来说,它们的区别如图5所示。点击了解AI降本,明智花钱

为了更好地解释动态成本,我们不妨以建筑工程学科的动态成本为例进行阐述。

图片

图5 确认变更与预估变更的差异

案例:建筑工程科目动态成本算法

某项目建设工程主体目标造价为2000万元。首先要对该课题2000万元的目标成本进行合同规划和分解。具体分解为9个合同,随着项目的进展,合同计划逐渐被合同取代。为了使动态成本更加准确,合同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四种情况:

(1)如果合同金额大于合同计划金额,则消耗该账户(建设工程)的计划津贴。如果合同金额小于合同计划金额,则节省的部分将进入计划津贴。

(2)如果项目开发周期较长且市场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对已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可能发生变更。如果可能,需要估计合同变更以反映合同中潜在的变更。 。

(3)正式变更发生时,首先考虑合同中是否已准备好预计的变更。如果是,则先消耗预估的零钱,剩下的则消耗账户计划津贴;如果没有,则直接消耗账户规划津贴。 。

(4)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待定合同的规划也需要根据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微调。

具体建设项目目标成本的合同计划和合同执行情况见表6-1。

图片

这样我们根据合约(先横向,后纵向)汇总,就得到了这个账户的动态成本金额。从表6-1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动态成本为2065万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