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视频还通过两条技术树线索,介绍了数据中心之间的竞争和能源效率的演变。它采用以冰雪白为主的配色和模拟芯片的三维结构,融入液冷主题。
视频中第一人称桌面电影的创新方式,让观众跟随一个存在于2100年未来时空的以技术历史学家李约瑟为原型的智能体,通过其主观视角。在探索如何通过计算重构世界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时,我们发现了液冷技术在释放数据中心算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1.提高能源效率,维持电力消耗。是时候进行数据中心效率革命了
联想集团最新的第六代液冷解决方案可为生成式AI高效计算提供动力。这对于当前提高数据中心计算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视频中联想集团梳理的数据中心100年发展史,我们发现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和能源效率密切相关,两者共同掌握着能源密码。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算力,但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算力的性能和规模爆发式增长,对算力的需求逐渐多元化,渗透到汽车、汽车等各种应用场景。大型模型。
2024年,提高算力的关键已经从堆叠硬件转向提高效率。数据中心现在需要的革命是提高基础设施效率。目标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现有的硬件设备,实现更高的能耗,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视频采用桌面电影的第一视角,通过网页、文件等多种载体提取信息,给观众更多的掌控和交互体验。
在明确数据中心效率概念的同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个指标——TDP热设计功耗。这是指芯片达到最大负载时释放的热量,也是冷却系统的一大挑战。
一旦超过这个限制,处理器的温度就会持续上升,这将导致数据中心的性能下降。芯片发挥算力的前提是处理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与散热技术的散热能力达到平衡。
因此,提高基础设施能源效率、摆脱能源消耗约束的关键是制冷技术。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关联,共同决定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能源效率。
数据中心和能效两条技术路线交织的同时,将逐步加速AI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落地,加速智能时代的到来。
2. 冷却技术:计算能力历史上的关键背景
计算工具已经从单纯的脑计算发展到机械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它们经历了数次变化,从数据中心的无限扩张转向基础设施效率的斗争。
联想集团让我们以桌面电影的形式体验了计算的百年历史。视频中,模拟了芯片的三维结构,更加符合散热和算力的主题,展示了数据中心转型的关键环节。最初,图灵机理论出现,为计算的设计理念奠定了基础,虚拟机代替人类进行数学运算。 1946年出现了ENIAC,其计算速度达到了手工计算的20万倍。 1951年,第一台商用计算机首次具备存储能力,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了基础。
后来,20世纪60年代的分时操作系统使计算普及,计算机的处理器占用被划分,允许多人同时使用计算机。
计算性能的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冷却系统工作负载的急剧增加。视频逐渐揭示了水上和水下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明线和暗线,并通过漂浮在水中等详细动画,让人沉浸其中。
早期的风冷技术是数据中心散热的主要方法之一。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机架式服务器是数据中心的最初形式。但由于空间紧凑、设备密度高,风冷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机械冷却已进入历史舞台。空调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核心部件协同工作,产生低温冷空气带走热量。于是,冷却技术第一次在互联网上传播,第一次节省了计算能力。
冷却技术节省计算能力的第二大节点是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出现。高性能计算集群直接将单机柜功耗提升百倍,达到50kW。散热技术再次遭遇瓶颈,空调无法满足如此快速高效的散热需求。
其中标志性事件之一是联想集团于2012年推出的温水冷却技术,率先提出适合高密度计算环境的温水冷却技术,利用45℃至50℃的温水来冷却数据。在冷却板和循环水回路中循环,达到冷却效果。视频首次全面拆解温水水冷服务器,结合图表和动画,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演示温水水冷技术。
该技术采用全水冷无风扇设计,服务器散热效率达到98%,并实现90%余热回收再利用,降低能耗42%。数据中心PUE可降至1.1,综合成本低于风冷。 。
此后,液冷技术爆发式增长,成为高性能计算的主流选择。
液冷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数据中心能效开辟了有效途径,为大模型时代的算力注入新动力。
3、液冷——AI时代释放澎湃算力的“动力之源”
AI时代下半场,百种模型之战已经落下帷幕。 GPU、CPU、TPU 和服务器已经演变成数千种形式。 AI军备竞赛的焦点正在从模型转向数据中心。
AI训练和推理对算力的需求激增,对数据中心的需求猛增。 GPU功率飙升至1000W,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至100kW。
接下来是对冷却系统的又一次严峻考验。这是因为在高功率密度环境下,设备单位体积产生的热量会大幅增加,这就需要更高效率的冷却系统来快速排除热量,保证设备的持续运行。
联想集团在2024 Tech World大会上发布的全新液冷AI服务器,搭载第六代液冷系统,拥有突破性的立式液冷设计方案。视频通过三维动画直接拆解了系统,更直观地呈现其内部结构。
凭借 N1380 和新型 SC777 V4,联想率先能够运行 100kW 以上的服务器机架,而无需专用的数据中心空调,并且该设备专为大型机型打造。
在优化部署方面,液冷服务器可以垂直放置,不仅可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这在以往的液冷系统中是罕见的。
它还采用紧凑的封装设计,包括8个托盘槽、4个15kW电力转换站和一个配水系统。
基于这样的优化设计,第六代波塞冬技术使得数据中心的PUE逼近1.0的极限,这也意味着整个数据中心设备的能源利用率接近100%。
视频画面穿梭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中,展现出波塞冬液冷系统为解决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带来的希望。
但这并不是液冷技术的最终结局。如今,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激增。联想集团颠覆了机柜、机房的固有格局,采用液冷集群微模组这一全液冷超大型AI集群解决方案,为AI行业突破提供推进器。
视频中,服务器三维动画以写实写实的风格切换,并辅以手动鼠标操作,让观众直观地体验了从服务器模块到机柜再到液体的改造过程——冷却微型模块。
液冷集群微模组的出现,成为数据中心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液冷技术第三次释放了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和能耗约束。
从高性能计算时代到AI时代下半场,联想集团持续引领液冷解决方案设计,加速算力释放。液冷技术的革命日益受到广泛和密切关注,并对数据中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结论:液冷保证算力可持续,AI加速走向现实
算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进入现实产业环境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液冷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带走高温,使算力可持续,让数据中心能够不断地与世界交换算力。
在与杨元庆交谈时,黄仁勋提到:“现在,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塑计算领域的整个架构。现在,速度就是可持续性,速度就是表现力,速度就是能源利用。”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整个世界的运行逻辑,而算力是其坚实的基础。正如联想集团制作的视频最后所说,“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作为千行百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力的能源,用世界的力量重塑世界。”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