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发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京东再次发力生鲜电商领域。

11月1日,京东自营超市京东七鲜完成与前端仓整合,全面启动“细品价,真便宜,不用担心比较”活动,拉开了“价比价”的序幕。生鲜电商大战”。

早在3年前,京东七贤就与无印良品合作在上海开设了全国首家生鲜复合店,但随后逐渐销声匿迹。今年,京东在生鲜电商领域的扩张明显加快。不久前,京东七贤不仅在北京开设了首家前端仓,还在上海开设了首家独立店,更多前端仓已经在规划建设中。

但业内普遍认为,目前的“门店+仓库+平台”模式成本高昂,需要足够的订单量和客流才能实现盈利。盒马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么,京东为何选择在此时发力呢?前端仓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

直采直销,低价出击

上海慧聚店是京东七贤超市首家第四代店。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试运营前三天,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次。 11月1日推出“破价”活动后,京东七鲜超市72小时在线订单数和交易用户数同比均增长三位数。

京东发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插图

近日,《IT时报》记者走访了上海汇聚和瑞虹天地太阳宫两家七鲜超市。从客流来看,开业时虽然没有排长队,但店内顾客不少,分拣工作人员也很忙碌,根据用户需求将产品装进购物车。

走进七鲜超市,“分解价,真便宜,不用担心比较”的标语十分醒目,还有“分解价”、“买一送一”、“0.99闪购”等字样。在各种产品的标志上随处可见。尽管京东表示“价格战没有刻意针对谁,也没有过度解读”,但“便宜就不怕”的口号却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

以阳光玫瑰青葡萄为例,记者对比了不同渠道的销售价格。七鲜超市的“分解价”为24.9元/盒(1.5公斤),盒马为39.9元/盒(1.5公斤),小象为39.9元/盒(1.5公斤)。超市25.9元(750克),山姆79.9元(2.5公斤)。相比之下,七贤超市是最便宜的。同类型的四种口味的瑞士卷,京东的七鲜也比盒马会员价便宜了10元。

京东发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插图1

记者走访发现,在生鲜食品和饮料方面,京东七鲜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 500克鲜虾在京东七鲜售价19.9元,盒马鲜生和潇湘超市售价分别为25.8元和27.8元。 ; 330ml*6可乐,京东七鲜的“分解价”为9.9元/套,盒马、潇湘超市均为10.9元/套。

“‘分解价’中很多产品都是从产地直接采购、直接销售,省去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从供应链中挤出水分,从而实现低价。”京东七贤超市现场工作人员说道。

京东发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插图2

如今,京东杞县直采基地分布在广东、海南、云南、甘肃等地。以阳光玫瑰绿为例,其产地显示为云南红河。去年6月18日期间,京东七贤事业部还在云南红河屏边县直采基地开展了直播活动。

盈利与扩张,京东眼红?

“你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力?”接受记者询问时,京东回应称“今年即时零售开始回暖,用户需求快速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将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

比报告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同行。

作为即食生鲜电商的代表企业,叮咚买菜2024年盈利能力将显着增强。11月6日,叮咚买菜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GMV为72.7亿元,同比-同比增长28.3%;实现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27.2%。盈利表现也可观。叮咚买菜本季度实现Non-GAAP标准(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9倍以上。它已连续八个季度符合非公认会计准则标准。实现盈利;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标准,净利润实现1.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2倍。

沃尔玛最新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二季度,沃尔玛中国实现净销售额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0亿元,同比增长17.7%;会员收入和电商销售额同比均增长23%。沃尔玛首席财务官约翰·大卫透露,中国电商业务渗透率创历史新高,达到49%。

作为即时零售的“前线”,各大生鲜电商平台将在2024年重新增加前端仓。8月,盒马新任CEO上任后重启前端仓业务。原因是“门店虽然多,但也有无法覆盖的区域,我们试点前端仓,扩大服务半径”。简单理解,盒马重启前端仓就是为了与实体店合作,抢占更多用户和市场。

京东发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插图3

美团也在快速扩张。潇湘超市今年第二季度开设前置仓680多个。在10月举行的美团即时零售行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业务CEO王璞中表示,目前美团闪仓数量超过3万个,预计到2027年,闪仓数量将超过10万个。

一方面是叮咚和山姆的持续盈利,另一方面是盒马和美团的快速扩张。立志成为中国连锁零售行业第一阵营的京东七鲜,正趁着双十一以低价回归大众视野。这并不难理解。

触摸山姆和赫玛过河

“我们专注于做自己,不以任何人为基准。”京东七鲜负责人告诉《IT时报》记者。但从独立供应链和“门店+仓储”模式来看,山姆和盒马都可以成为京东七鲜的借鉴。

在七贤超市,记者发现,有不少京东七贤自有品牌,并且摆放在货架上较为显眼的位置。部分农产品有独立货架和标志,产地主要为杞县直采区。这与萨姆的类似。自营模式可以更直接地控制商品质量,同时创造出独特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以零食为例,记者在京东七贤上看到了塔拉蜡笔小新眼花、鱼之味多味饼干、Enmax薯片等零食,但在其他即时零售平台上并未找到。

京东发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能否卷土重来?插图4

此前,京东七鲜曾尝试过会员制。京东PLUS会员登录七贤App或在七贤店购物时,可直接享受多种福利,如PLUS专属折扣、专属客服、每月30元优惠券等。

“会员互通门槛低,权益好,但超市压力大。”七贤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2月,京东PLUS七贤会员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新开或续签的PLUS会员权益期限(含家庭附属卡)将不再享受PLUS七贤优惠。

从“门店+仓库”模式来看,盒马在这条路上并没有成功。电商分析师卢振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单看前端仓模式,当前成本高企导致平台巨额亏损,仍是行业普遍现象。 “专卖店+仓库”模式也会涉及到专卖店部分。其中,店面租金和人力是成本的大头。 SKU(品类)也可能受到店铺影响,不可控因素很多。现阶段他更看好功能单一的前端仓库模式。

京东七鲜在这种模式下也走得并不顺利。郑峰,原京东七鲜总裁,曾任沃尔玛华东区运营副总裁。随后于2021年初加入京东,负责七贤超市业务。 2021年,七鲜超市将新开20家以上门店,并制定了“2022年底门店数量达到70家”的目标。但现实并没有如郑峰所预料的那样。 2022年,京东七鲜超市业绩持续低迷,先后关店长沙、西安等非核心区域,收缩二线城市布局,仅保留京津重点区域运营——河北及大湾区。 。

去年,京东将七贤、拼拼等业务整合为独立的业务部门,由严小兵负责,直接向京东集团CEO徐冉汇报。至于京东七贤为何仍坚持开设线下门店,有业内人士分析,是因为电商市场逐渐饱和,线上增速放缓。京东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线下市场潜力巨大。京东布局线下,打破线上线下界限,可以从线下渠道获取流量来源。

不过,这种模式能否被京东七鲜采用,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图/IT时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沉一斌,36氪经授权发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