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银人寿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新会计准则下,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1.11亿元;而交银人寿2024年三季报显示,在旧会计准则下,公司净利润亏损10.87亿元。
交银人寿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内部安排以及会计准则转换的复杂性,公司在钱币网披露的2024年三季报并未立即采用新会计准则。这是标准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步骤。阶段性现象。目前,保险业持续复苏。交银人寿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公司经营正常、稳定。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刊记者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更多的金融资产被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市场价值的波动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中。这一变化增加了净利润的波动性。今年三季度资本市场上涨,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上市保险公司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而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交银人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受益于此。
事实上,今年以来,交银人寿、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忠利人寿等7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不少保险公司的业绩明显改善。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今年部分保险公司提前实施新会计准则,不同企业在转换准则时有不同的战略选择,导致利润表现发生变化。 。同时,这也反映出,在“报银一体化”的推动下,行业降本增效的经营策略已开始显现成效。
新旧标准下的表现“既火又冰”
在不同会计准则的执行下,交银人寿的业绩一直冰火两重天。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交银人寿偿付能力报告开始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净利润、保险合同负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数据按照旧会计准则编制)。
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交银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4.99亿元,同比下降8.31%,但净利润达到11.11亿元。
但交银人寿在理财网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仍沿用旧会计准则。报告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数据与偿付能力报告一致,但净利润亏损10.87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51亿元。
某券商非银行金融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新会计准则下,部分金融资产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调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TPL)。计入当期损益的变动)。金融资产),意味着其公允价值的任何波动都将直接反映在当期损益表中,这将加剧保险公司的利润波动。此外,保险公司通过买卖AFS来平滑利润的操作空间也大大压缩,面临着更加直接的市场风险暴露。
今年9月24日以来,A股强势上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也有所增长,带动保险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高增长。交银人寿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交银人寿今年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升至5.25%,同比提升1.34个百分点。
作为国内第一家银行控股的寿险公司,交银人寿近年来净利润波动较大。在旧会计准则下,交银人寿2021年实现成立以来最高利润8.4亿元后,2022年净利润亏损3.48亿元,2023年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10.87亿元。
旧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也揭示了交银人寿面临的一些挑战。 2024年前三季度,交银人寿赔付支出达37.78亿元,同比增长429.87%。赔偿费用的大幅增加也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交银人寿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经营业绩能否保持增长仍有待观察。
新准则实施后偿付能力有所改善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交银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有所改善。
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交银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24年第二季度出现反弹。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交银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2.35%和210.79%,较上季度分别上升17.87和24.25个百分点。
交银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二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资产浮动利润贡献核心资本和实际资本增长;二是权益资产规模缩减和债券配置增加带来的资金占用减少,有效对冲了利率风险。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学院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新准则实施后,为了保证资产负债匹配,特别是与采用浮动抵押法计量保险合同负债中的负债,寿险公司的投资资产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大幅增加,即FVTPL+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金融资产)的合计比例其他综合收益)有所增加。
郭振华进一步解释,为了对冲因市场利率下降导致负债计量增加而带来的利润下降,寿险公司往往倾向于利用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导致的FVTPL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市场利率变化趋于平衡。因此,寿险公司预计将增加对FVTPL资产尤其是长期债券的配置。
上述券商分析师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标准下,传统保险准备金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利率下降会导致储备扩张,这就需要资产端债券升值来对冲。如果资产和负债的波动不一致,就会导致净资产的波动,这是利率风险的另一种形式。
与2024年二季度末相比,交银人寿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略有下降。今年三季度末,交银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1.88%,较上季度下降0.47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9.42%,较上季度下降1.37个百分点,主要是资产配置带来的市场风险资本最低。增加。
多家非上市险企改用新准则净利润大幅增长
非上市保险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不只是交银人寿。
自2023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保险公司将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两者统称为“新会计准则”。标准”;非上市保险公司必须在2026年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新会计准则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也可以选择提前切换准则。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交银人寿、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忠利人寿、北京人寿等7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已转投新保险公司。进步。会计准则。其中,除忠利人寿和北京人寿外,其余五家均为银行保险公司。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部分保险公司今年业绩明显改善。
中邮人寿今年一季度率先采用新会计准则,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的重大转变。
中邮人寿2023年亏损将超过120亿元。对此,中邮人寿解释称,主要是750曲线波动导致准备金大幅增加以及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的期望。
2024年一季度,中邮人寿净利润达27.54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中邮人寿净利润达108.12亿元。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邮人寿投资收益率为3.8%,综合投资收益率为7.88%。
此外,建信人寿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2.53亿元。二季度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也实现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7.77亿元。
不过,这些非上市保险公司在转用新会计准则后,四季度能否持续净利润高增长还有待观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何秀兰,36氪经授权发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