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东鹏特饮含糖量过高可能导致尿酸过高的问题近日引起广泛关注。近日,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分享自己的经历:他连续几个月每天喝几瓶东鹏特饮。结果,在一次体检时,他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引发了痛风。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不少网友就相关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一天跑出去叫外卖三四瓶东鹏,现在得了尿毒症”。 “我每天喝一两瓶东鹏,发现尿酸偏高。”糖尿病和肥胖。”医学界普遍认为,除了遗传因素外,饮食习惯是影响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确实会增加尿酸,但很多人忽视了高糖饮料的影响。
不久前,《消费者报告》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提交了12款功能饮料进行检验,其中包括红牛、东鹏、战马、生命健康、魔爪、旺旺等品牌。从抗疲劳能力、糖度、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方面综合评价产品实力。
糖分检测结果显示,东鹏特饮每100mL含糖量为13.3g,不仅远高于香港卫生署规定的“高糖”饮料标准(每100mL含糖量高于7.5g)。 100mL),而且以东鹏特饮的标准销售规格(500mL)计算,一瓶含糖量高达66.5克(约相当于14.6方糖),是12种功能饮料中总含糖量最高的参加测试。
对于糖含量的检测结果,东鹏饮料官方回应是,“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估和认可。同时,我们的产品标签明确建议每天一瓶。 ”。
但事实上,每天喝两三瓶东鹏特饮的消费者也不少。甚至有人表示“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一方面,高糖饮料本身往往会让大脑“走上巅峰”。另一方面,则是东鹏饮料拉动销量、有意引导消费者复购的结果。推出“一元享”、“扫码赢红包”等促销活动。
据了解,东鹏特饮活动基于常规兑换模式。例如,如果瓶盖上印有“一元畅享”字样,消费者可以用这个瓶盖再向商家支付1元,即可兑换一瓶新品。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称,自己只消费了1瓶,就带走了6瓶饮料。
但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投诉。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的数据显示,不少网友反映,在参加“一元享”活动时,遇到了兑换奖品的困难。
今年7月3日,有网友在黑猫投诉上投诉称,自己买了两瓶东鹏特饮,中了奖品,但商家拒绝兑奖。虽然涉案金额只有10元,但消费者的无奈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
截至11月10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东鹏特饮”发现,对该品牌的投诉量达到1070条。投诉大部分集中在恶意欺诈、霸王条款、中奖奖品不兑换等方面。
深度依赖大单品,营销费用高
公开资料显示,东鹏饮料成立于1994年,2021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功能饮料第一股”。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咖啡(类)饮料、茶(类)饮料、预调酒类、果蔬汁饮料等。
仅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公司近年来表现良好。上市以来,东鹏饮料业绩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营收从2020年的不足50亿元增至2023年的112.6亿元,净利润从2020年的8.1亿元增至20.4亿元。 2023年。
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营收超过去年水平,创上市以来新高;实现净利润27.07亿元,同比增长63.53%。
东鹏饮料的快速增长是肉眼可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隐忧。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东鹏饮料的业绩高度依赖于东鹏特饮这一单一产品。尽管近年来收入占比不断下降,但仍高于80%。
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特饮分别实现营收65.92亿元、81.72亿元、103.36亿元、105.0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94.66%、96.08%、和 91.87 分别。 %,83.86%。
根据尼尔森IQ报告显示,东鹏精品饮料连续三年保持销量第一,市场份额上升至40.86%。业内人士认为,东鹏特色饮料市场已达顶峰,未来增长空间不大。 2023年,东鹏饮料董事长林木勤也公开表示:“未来三年,必须培育和发展第二条增长曲线。”
为此,东鹏饮料不断从单一产品向多产品拓展,推出了东鹏补水、朋友上茶、东鹏达卡、VIVI鸡尾酒、岛椰子等多元化子品牌。
从第二条增长线来看,其他饮料的营收占比将从2021年的5.34%提升至2023年的8.13%; 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补液和其他饮料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66%和6.48%。 。增速值得肯定,但与东鹏特饮相比,占比仍较弱。
除了多元化,东鹏饮料也在加速国有化进程。 2023年财报显示,东鹏饮料37.61亿元销售收入来自广东。 2023年,东鹏饮料在广东的销售额占比为33.44%; 2024年前三季度,该地区实现收入34.27亿元,收入占比下降至27.35%。
截至目前,东鹏饮料已在全国布局了12个主要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生产网络,不仅优化了产品供应链,还大大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因推出新产品、加速国产化,成本大幅上升。 2021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3.68亿元、14.49亿元、1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2%、5.91%、34.94%;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11%至20.62亿元,近四年累计销售费用已达68.35亿元。市场对其以营销换增长提出质疑。
相比之下,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的研发费用分别仅为4279.9万元、4375.5万元、5439.07万元、5003.7万元,合计1.91亿元。也就是说,过去四年,东鹏饮料累计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35.78倍。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支撑,企业将很难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未来,东鹏饮料应从优化核心产品、加强新产品研发、提高新产品推广成效入手,更好地提升经营水平。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