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以“金融助力绿色长跑”为主题,汇聚政府、金融机构、环保组织、企业领袖、专家学者等,通过主题演讲、圆桌会议等方式面对面分享新理念、合作洽谈等多元化环节。新视角、新成果,深入探讨产业和城市绿色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探索推动绿色金融与新生产力耦合发展的可能路径。本次论坛也搭建了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全面桥梁,探索互利共赢的新机遇。
人民日报编委会委员、秘书长于继军,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文高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他们认为,一系列支持绿色发展举措的推出,体现了上海在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决心。同时表达了致力于建设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决心。对金融发展“上海样本”的期待
论坛还见证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略合作签约、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厦门国际银行总行战略合作签约。这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发挥各方优势,也预示着未来更广泛领域的深入合作,凸显了双方高端合作的绿色基础。普陀区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普陀区乃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论坛还发布了绿色先锋案例、绿色金融白皮书、“依赖普”合作伙伴等重要项目。据介绍,绿色金融案例征集是国际财经报刊的定期安排。到今年为止,已经持续三年了。 《国际金融报》“绿色发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开展以来,金融机构和实体积极自荐或推荐他人。经过认真筛选,第一批优秀案例于7日发布。
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国际金融报》编写了《绿色金融白皮书》,以期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总结。
从众多金融机构聚集、金融优势活跃、项目建设全面对接、金融需求全力支持、服务企业全面跟进等方面来看,普陀区是区域发展中最“受欢迎”的合作伙伴。普陀区还发布了“普及辅导合伙人上市”、“合伙人普及助力企业成长”、“普及赋能成长合伙人”等多个重要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无价之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现有设施节能减碳改造,加快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由于涉及行业多、投资周期长、融资需求大,必须做好绿色金融。针对产业和城市绿色转型升级、如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更好促进新生产力发展等问题,论坛嘉宾分享案例经验,为绿色发展建言献策,并讨论了有关绿色金融的主要文章。
国务院参事室原主任王忠伟发表《以绿色金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主任长寿伟光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国家绿色基金的使命和愿景。上海金丝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顾贝贝分享上海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及国际经验 安徽淮北市委书记王华东发表《煤城淮北转型升级》主旨演讲”。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单震雷发表《写好绿色金融文章,推动上海绿色转型》主题演讲,厦门 党委副书记曹云川发表主旨演讲国际银行行长分享了绿色金融赋能新生产力的路径和举措。
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党委书记、社长刘世安,上海交易所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关晓军,上海交流促进会办公室主任洪永清外交部南南合作 姜日辉 证券时报副总编辑 普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东昌 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市长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荣华 陆川 东方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邹志明 厦门国际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董子勇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淮北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徐胜利,副主任丁小勤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学院等嘉宾也出席了论坛。
同时,论坛还搭建了政府与企业合作的综合桥梁。下午,举办了招商与投资、ESG、智能软件与研发服务协同创新、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五场专题圆桌会议。圆桌会议期间,普陀区政府、金融机构、实体单位就不同话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并就不同话题分享了行业最佳实践案例。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未来非常有必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探索合作共赢的新途径。大家纷纷表示,会后将继续深入交流互动,共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立足上海、面向全球的主流财经媒体,人民日报《国际财经报》一直致力于向世界传递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也为其他地区转型升级提供案例。国家。第三届绿色金融论坛旨在深入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促进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多元化合作与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论坛分享创新成果,加强区域合作,为上海和普陀区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届绿色金融论坛将于2022年在上海举办,主题为“金融能源,赋能绿色发展”。第二届论坛将于2023年在广州举办,主题围绕“金融能源绿色转型赋能新能源存储高质量发展”。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