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置地放弃亚洲区投资建售物业项目开发,未来重心或只有中环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世界的总趋势是分裂又联合,联合又联合又分裂。

然而,关于分立与合并的判断大多是外界的主观猜想。

最近朋友们陆续给我看一些新闻,来自香港置地的内部邮件

邮件中心的内容是:

图片

“放弃对亚洲‘先建后售’项目开发机会的投资,包括住宅和中期租赁资产

这让团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尊尚综合商业地产领域。 ”

在我的理解中,这句话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决定。

对于香港置地来说,未来的重点可能只有中环,包括住宅和商业光环,这些都会被战略性放弃。

我看到的时候还是有点惊讶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着实让我吃惊。这个品牌怎么了?

为什么选择改变在中国大陆积累了20多年的品牌?

01

事实上,香港置地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是非常反常规的。

虽然北京一直都有土地储备,但战略开发其实从2004年就开始了。

在一些联合开发过程中,香港置地开始有意识地组建本土团队

这个团队的核心是培养城市判断能力和整体产品创造能力。

此时,时钟指针已指向2010年

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做出快速决策的一年

因为中国房地产迎来了最好的一年

对于任何一个开发者来说,只要现在做出坚定不移的决定,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

所以

如果你回到那个起点,作为开发者你会做什么?

也许你会很快占领一线城市,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开发几个现金流项目,快速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提升。

当然,你也可以将一笔资金分成几部分,分散在几个城市,采用赛马机制。

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你去做,这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时代红利实在是太大了。

但情况也是如此。香港置地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

扎根重庆

这是一座任何时期都不曾火爆的城市,香港置地决心深耕这座城市。

然后我给自己设定了难度,选择开发房地产开发模块中最难的模块:城市更新。

那么就有:15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综合体项目+坡地开发

图片

常家汇

这样的选择体现了香港置地不同的战略重点和决心。

谈到在中国大陆的布局,短期利润或规模似乎并不是第一要务。

我也希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通过综合性、复杂性的项目开发来提升团队的能力。

因战略聚焦,香港置地中国团队在重庆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首先深耕肯定有深耕的数字化成果

图片

在整个重庆的十多个项目中,几乎所有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去污效果。

即使现在已经2024年了,就在上个月,观辰项目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该品牌已成为重庆豪宅的代名词。

而且,重庆的整体房价多年来一直温和。如果产品不突出,就没有办法在市场环境中突围。长家汇项目将这一难度推向了最高水平。

也正是因为这种没有出路的环境,倒逼了团队最强的产品打造能力。

如今已成为行业豪宅标准的很多细节的起源都来自于香港置地,而且都是从重庆团队开始的。

图片

现在的高端项目都采用弧形立面和客厅弧形转角玻璃。香港置地公司于2018年开始在重庆对此进行标准化。

近两年来,几乎每个项目都使用了一些奢华的石材元素。

图片

香港置地在2020年也开始尝试这一点

即使现在,我认为香港置地在豪华石材的选择和美学方面是最好的。

包括精细细节、工艺和美学的双向积累,我觉得现在综合完成度最好的还是香港置地

正是这种在重庆全面保质保量的发展模式,从2015年开始,这个品牌正式开启了全国扩张之路。

图片

已逐步进入全国8个城市。

更重要的是,团队的成熟让其能够快速吸收这样的城市扩张速度。

良好的人才储备能够很好地满足异地城市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也因为这个

虽然香港置地整体规模并不是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但其开发业务稳定,为集团贡献利润。

02

此时此刻回顾香港置地的模式,确实具有前瞻性。

扎根困难城市发展住宅业务,并以此作为城市扩张和团队输出的起点

这种模式不仅适应了时代周期,收获了房地产红利,也维护了企业价值观,保持了增速不至于失控。

然后,品牌又做了一件事

这座百年资产物业至今仍在香港熠熠生辉,是香港城市发展的绝对枢纽。

但在开发属性模块时,更可贵的是这样的能力并没有被浪费。

整个商业空间有一种独特的感觉。

图片

无论是长家汇街区式商业模式的发展,都将直接推动长家汇项目区成为长家汇板块。

成为重庆特色城市名片

城市更新和商业开发使整个项目焕然一新。

至于迷你住宅社区,因其独特的商业研发能力,

图片

这种邻里感被植入到一些可落地的土地上,从而提高社区温度和烟雾。

在整体商业开发模式中,除了拥有后期投资的资源外,香港置地对商业标准的前期研判和商业空间研发能力尤为突出。

这种能力的出现,成为中国队又一差异化技能

这件事本身也推动了香港置地两件大事的发生。

第一件事还是发生在重庆

一种改变城市认知的商业形态出现:光环

图片

相比中环重奢品牌的定位,光环的存在成为香港置地在轻奢品牌中的补充业态。

但我想表达的是,业态的补充并不是光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光环重塑了环境,创造了提高消费力的赛事能力。

这件事即使在现在也是前所未有的。

业务进入的第一面,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点

图片

是一座巨大的植物园和恐龙化石博物馆

这不是示意图,而是现实生活中的表示

你看到的不是模型或假植物,而是一个完整、真实、巨大的热带植物园,充分渗透到业务的各个层面。

这种接触空间成为了Halo一个很不一样的存在,也让这样一个商业实体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标签存在。

开业首日,各超市营业记录就被刷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基于一个非常反直觉的判断:整个halo店的入住率只有50%

图片

大量公共摊位面积供顾客感受和体验

在打造商业空间时,平衡能力非常重要。始终要平衡人流与品牌的结合。

只有进入动态循环,企业资产才能持续增长。

随着项目的打磨,香港置地也具备了盒子、街区、综合体、社区商业等多种模式的商业开发和运营能力。

那么2020年,将是香港置地的高光时刻。在完成全国布局的同时,

图片

310亿拿下上海西岸金融城项目

这片土地从图纸上看就令人兴奋。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公司长远主义、创新能力和专业团队的最好体现。

整体综合能力的完备性,促使这支团队抢占了这块地盘,并向上海出口了一款旗舰产品。

此外,与此同时,香港置地推出双环战略

图片

未来,5个中心项目和10个光环项目将在7个城市落地运营。

香港置地现已成为行业内独特的标签

无论是商业形态还是住宅产品,这个品牌都积累了独特的方法论

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也推动了行业的进步,甚至重塑了所在地的价值。

最近,我深入接触了西岸金融城。无论是启源的产品力,还是街区的打造,包括未来的商业,这个上海超级综合体项目都在满足市场的期待。

03

回顾过去20年,香港置地为业界留下了多项宝贵经验。

1、提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策略,保持对进入城市的限制,20年仅开放8个核心城市

2、珍惜羽毛,坚持生产高品质产品,在创新上确实领先行业半步。

3、建立专业精干的组织团队,注入组织结构价值观,确保其在发展不变形的同时具有战斗力。

4. 优先考虑长期主义

04

所有这些变化似乎与香港置地目前的决定完全相反。

但我在另一条公开消息中看到了端倪

主要是基于香港置地决策变更后组织架构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项

“中国房地产开发执行董事凌长峰将于明年一月底离开置地。凌将实际上担任高级顾问,协助中国的商业实践重新定位战略、政府关系以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置地将通过重庆Ling 将通过将这些服务外包给他计划建立的新的轻资产运营公司来支持他。”

是中国区执行董事凌长风辞职

这次调整似乎是公司与团队的分离

但我们想象,香港置地一路走来的发展,其实是集团和团队之间相互信任的结果。

2010年,香港置地在众多选择的诱惑下,选择深入重庆,这给了团队充分的信任。

为此,树立了行业旗帜标签

在2020年中国战略可能更加复杂的背景下,凌长风提升了香港置地的整体商业开发能力,补充了更多的业务模块。

还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行业新闻

本质上,这是香港置地品牌与凌长风团队之间的另一种互信。

图片

一方面,香港置地此次选择再次聚焦。

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中环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无论是在中国的20年,还是集团百年的发展历程,每一个业务重点都为香港置地带来了积极的发展

此时,外人或许无法理解这样的选择,但在内部却显得极为正常。

而对于个人来说

虽然看似独立业务,但香港置地将重庆四个光环项目的经营权剥离给了这支团队

这对于香港置地来说也是非常罕见的举动

但这个勇敢的决定也帮助团队完成了从0到1的最初一步,让公司拥有了早期开发的宝贵样品和现金流。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相互信任、共同成就的结果。

对于初创公司

不仅业务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作为未来专注于业务的轻资产团队

具备早期项目开发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

再加上凌长风个人的行业声誉带来的资金信任

创业团队感兴趣的是基于当前行业转型的房地产业务开发、运营和资本的相互分离。

行业规模萎缩后,工种和能力的二次细分也成为常态。

强大的企业运营团队,天然具有吸纳行业资本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个契机,凌长风团队萌生了创业的动力,旨在完成增量项目的整体研判和实施以及现有项目的更新盘活。

图片

此时的创业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当前时代的周期。

如果说2015年香港置地将其方法论输出到高端住宅开发,那么2020年香港置地将在商业和综合体领域开发一些优秀的模式。

2024年底的此时此刻,某种程度上这个新成立的团队也需要为行业转型输出另一种方法论。

05

在时代面前,公司和团队其实都是渺小的。

但庆幸的是,企业和团队可以互相成就、互相祝福

无论是离开还是转型,都可能是这样

我特别期待一个场景。五年、十年后,香港置地和凌长风的团队在某个路口相遇,再次合作。

图片

世界大势,分而合,合而合,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以上为正文,来自真名卢军

这是真录君公众号第5657篇原创文章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