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后 A 股上涨,银行理财积极推出含权类产品,投资者热情高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某国有银行某分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期不少客户前来咨询股权类理财产品,希望通过这一渠道参与股市投资。很多投资者也正承受着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的压力。有兴趣将手头的金融产品替换为债权作为基础投资为权益类产品。

随着含权理财产品问询的升温,理财公司和银行网点也积极推出相关产品。近期,招行理财、平安理财、北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邮政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纷纷推荐其含权理财产品。

例如,中邮理财发布了混合股票、混合债券、固定收益+产品等6款含权益产品的推荐。赎回期限包括当天、90天、180天、270天、365天,分别为PR2和PR3。风险级别产品。北银理财还推出了“京华汇盈秋系列多配置190天”和“京华汇盈秋系列多配置280天”两款产品推荐,均为PR3风险级别。

此外,多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不少客户前来咨询权益类理财产品,近期也会重点推荐偏股票或固定收益的混合型理财产品。 +,主要关注PR2和PR3风险等级,建议已经布局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

记者注意到,随着股市情绪回暖,含权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有所上升。例如,上述两款产品“京华汇盈秋系列多配置190天”和“京华汇盈秋系列多配置280天”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39%和4.87%,远超近期3 月化收益率2.94%,年化收益率3.46%。

据普益标准统计,今年9月,混合型和股权型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环比由负转正,分别上升18.17个百分点和59.76个百分点。同期,纯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上升0.41个百分点。

国庆前后 A 股上涨,银行理财积极推出含权类产品,投资者热情高涨插图

股权理财发行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在近期股权市场升温的背景下,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快布局股权类金融产品。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260只混合型和股权型理财产品处于“待售”状态,产品首发日期未公开。 。

事实上,银行理财公司已经布局了股权理财产品,部分理财公司将在2023年推出相关产品。2023年底,光大金控推出“阳光红精选500指数增强C”,即光大金控时隔约两年重新发行的股票公募产品。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加大力度,农银金管、民生金管、平安金管等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十余种股权理财新产品。

尽管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正在加速,但从整体市场布局来看,该类产品的规模仍然较小。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在超过28万亿元的理财市场中,权益类产品规模仅为0.07万亿元,产品数量仅为567个。占整个市场4万多的产品,数量非常少。 。

此外,即使是单一的股权类金融产品规模也较小。 Wind数据显示,理财公司发行的32款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中,1亿元以下占比最大,有23款,占比72%,其中1000万元以下12款;有90亿元。

目前,由于政策鼓励和股市回暖,股权理财似乎再次蓬勃发展,但其可持续性仍需提高。某理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混合型理财产品的推出将根据市场动态进行调整。例如,根据产品收益率的变化,理财公司会相应调整权益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如果市场前景良好,理财公司将会加大此类产品的推广和发行力度。

受访者向记者指出,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中长期资金入市,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提供政策支持。然而,权益类产品虽然预期收益较高,但也存在较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不少理财经理提醒,部分封闭式混合型理财产品的结算期限较长。近期股票、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导致产品净值出现波动。针对此类市场波动,建议投资者采取长期持有和多元化投资策略,适当配置风险较低的纯固定收益产品或现金管理工具,优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整体投资组合。

近期,股市出现较大波动。上周A股市场出现调整。上证指数当周累计下跌3.56%,深证成指当周累计下跌4.45%,创业板指全周下跌3.41%。受股市波动影响,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出现波动,对产品收益率构成进一步挑战。

中国银行研究院杜阳表示,银行理财虽然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存在机遇,但也存在资本和资产双方的挑战。为了加强权益类产品布局,银行理财需要在几个关键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建设专业投研团队,深入了解权益类资产;二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设计多元化的权益类产品,如绿色、科技、养老等主题产品;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认识和风险意识。最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投资顾问服务。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