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打响资产保卫战,为何等到现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杨国英

昨天的量化宽松(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扩表包括:低利率支持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买股票,低利率支持地方政府和居民买房)是中国正式打响资产保值战的重大信号,其核心目的是让股市真正发挥财富效应,防止房地产市场继续暴跌、崩盘。

那么,问题是,这场资产保卫战为何被拖延到现在?

为什么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暴露、外资投行密集披露中国金融风险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我们一直袖手旁观,直到现在才旗帜鲜明地打响中国资产保卫战?

甚至在9月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市明还抛出烟幕弹:“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趋势还面临一定制约”——言下之意是9、10月份降息的概率很低;随后,在9月18日美联储明确推出意外降息(50个基点)之后,我们的央行却随后哑火——没有降息。

央行为何在接连释放烟雾弹和哑弹后,才正式启动核级量化宽松?这背后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寻央行为何直到现在(昨天)才正式启动资产保卫战的真相。

1.必要前提:美联储降息幅度超预期

量化宽松打响资产保卫战,为何等到现在?插图

这个必要前提无需过多讨论,中美博弈是全方位的,货币金融博弈自然是焦点。央行之所以推迟量化宽松却并未立即启动,一是为了争取必要的相对主动权,二是避免外资快速、大规模抄底,这也是央行近期不断向外界释放烟雾弹和哑弹的原因之一。

2.相对条件:俄乌战争的动态演变

8月份是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比较被动的时期,当时乌克兰反攻进入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跳出地缘政治的立场,如果单纯从事实上谈论这件事情,我们必须承认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被动对我们是有间接的负面影响的。但是在过去半个月里,俄罗斯重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比较有利的,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内是有利的。

3. 相对条件:以色列恐怖行动间接损害美国

注意,上周,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发生一起重大外围事件,以色列使用电子产品遥控引爆传呼机和对讲机,造成3000多名平民伤亡,如果考虑到过去半年多的以巴冲突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逼迫黎巴嫩武装部队前进尚有合理性,那么使用电子产品遥控引爆黎巴嫩平民的传呼机和对讲机则是明显的恐怖主义行为。

以色列的这次恐怖行径,势必会进一步损害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全世界有50多个穆斯林国家,穆斯林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20%,现在以色列发动恐怖行径,美国竟然不加以阻止,可想而知,全世界穆斯林国家对美国有多么失望。

对美国的失望必然使穆斯林国家把希望转向中国。在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电子恐怖袭击的第二天,马来西亚元首就紧急推动访华。需要注意的是,与中东穆斯林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对美国的立场一直是温和的(而且在大多数时期远比对中国友好)。

以色列的恐怖行径间接伤害了美国,这至少在中期内将明显有利于全球穆斯林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加强与中国在产业和贸易层面的联系,也有助于人民币提升对这些经济体的汇率规模。

量化宽松打响资产保卫战,为何等到现在?插图1

总结一下,现在而不是过去两个月,突然推出中国版量化宽松,好处有两个:一是不会大幅收割,二是不会引发货币贬值的风险(注意,离岸人民币汇率不降反升,创一年半新高)。

最后我们来谈谈今天的市场。

今日市场涨跌互现,两市交易量最终突破万亿元,收盘价中位数上涨0.99%。

这没什么,昨天和今天早上涨得太猛了,有资金趁机跑路很正常,而且今天下午A股回调主要是港股恒生科技带动跳水,腾讯直接从近4%的涨幅翻绿。关于恒生科技和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合理估值和不确定性,我在今天中午的独家直播里进行了一些交流。

所以个人认为明天早盘如果出现回调,还没上车的可以上车了,毕竟中国版量化宽松、中国版资产保卫战已经明确打响,接下来只需要静待政策落地,一落地就请大家注意,今天上午央行已经启动了30个基点的MLF降息,现在只需要静待国庆节后LPR至少下调20个基点即可。

还有今天上海开始发放价值5亿元的消费券,其中餐饮3.6亿元,住宿9000万元,电影3000万元,体育2000万元,上海就是上海,钱多(上半年财政收支净值最高的城市)就是这次的消费券金额有点少,只有5亿元,相当于每个上海居民每人不到30元。

当然这只是开始,明年特别是明年应该翻一番。全国其他城市也应该效仿,发放消费券,但财力比不上上海,所以数量会少很多。这里我想给95后、00后一个建议,这一轮全国房价调整,要支持孩子到一线城市发展。

今天我要说的就这么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