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给自己设了一个陷阱,就是要分析日本央行印钞买股票的经验教训,并以此来对比我国的情况。
今天让我们来填补这个空白。
自1971年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黄金作为货币锚的地位被抛弃,整个人类彻底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
一般而言,在信用货币时代,有两类资产可以作为央行发行货币的锚: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要以代表政府信用的国债作为货币锚;
所有欠发达国家都主要以代表西方政府信用的外汇资产作为货币锚。
相比之下,包括黄金在内的其他资产在当代央行资产中所占比例非常低。
有人会问,很多国家既不发达,又没有多少外汇,怎么办呢?
没什么大不了的,别管它了!
我几乎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样一个国家的货币,就如同它的政府一样,基本没有信用,就是一张每隔几年就会大幅贬值的废纸,就是这些国家领导人掠夺该国普通民众财富的滤镜!
相比之下,股票或股票ETF传统上代表风险资产,通常不包括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作为全球主要央行之一,率先将股票ETF纳入资产组合,而这一“印钱买股票”的政策从2010年一直执行到现在……
到底是怎么回事?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迅速陷入长期通货紧缩。
此前20年,由于信用货币可以由央行和政府自由支配,国际上普遍认为通货紧缩在当代经济中难以持续,而日本恰恰是一个反例。
如果以1999年2月为日本央行实施零利率政策的起点,以2024年3月为结束负利率和利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取消购买日股ETF和Reits的终点,日本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长达25年,尽管日本央行数十年来不断印钞(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但其通货紧缩仍持续了30年。
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个国家陷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收缩和缓慢增长,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通货紧缩,再加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富人多为老年人,他们不愿意购买股票,宁愿把股票存在银行不计利息。至于年轻人,一方面工作赚钱的机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普遍抱有撒谎心态。日本股市持续大出血,经历了三年多的持续下跌,无论是指数点数还是市盈率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
注意,注意,我说的是2010年的日本!
在此背景下,继1999年实施零利率、2001年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日本央行于2010年10月决定推出全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短期政策利率目标下调至0~0.1%,并制定资产购买计划,除了购买国债外,还以固定利率提供长期资金,购买日本国债、企业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各类金融资产,并开始购买股票ETF。
这开创了全球各大央行印钞买股票的先例。
但日本央行最初计划购买的股票ETF规模较小,上限为4500亿日元,约合当时370亿元人民币,与当时日本股市的规模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日经指数在企稳4个月后,继续下跌,创下新低。
到了2013年,日本政府加速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央行推出质化量化宽松(QQE)政策,在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加大了对股指ETF的购买力度,央行持有的股指ETF总量超过2万亿日元,央行还宣布取消购买股票ETF的期限限制。
当有人质疑日本央行为何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股票ETF购买,改变整个社会对股票交易的风险偏好时,央行委员须田都子( Suda)解释道:
我们带牛去喝水,告诉它们水很好喝,但它们不喝。所以我们想我们应该亲自喝水,让牛知道水很好喝。
日本央行果断、持续大规模购买股票ETF,给2013年日本股市带来了新一轮的增长,截至2015年中,日经225指数较2013年初上涨逾100%,但此后日本股市再次陷入横盘整理阶段。
2016年1月,日本央行首次实施负利率政策,并将股票ETF年度购买限额从3万亿日元大幅提高至6万亿日元,但此次日经指数仍然经历了8个月的横盘整理,直到日本通胀数据转正后,股市才再次开始震荡上行。
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后,日本股市暴跌30%,日本央行宣布将股指ETF余额年度增幅上限提高一倍至12万亿日元。同年,受日本央行一年内买入逾7万亿日元以及全球股市共振的带动,日本股市当年大涨逾70%。
2021-2022年,日本央行购股节奏大幅缩减,同时日本疫情后经济复苏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日本股市再度陷入横盘下跌阶段。直到2023年,沉寂30余年的日本股市,随着经济通胀好转,加上巴菲特“背书”效应,才重新成为全球市场焦点,恢复持续上涨,日本央行这才悄然停止购股。
也就是说,日本央行自2010年起已购买股票ETF11年,较大规模的购买也持续了2013年至2021年的8年。
随着购买行动的持续,日本央行持有的股票ETF资产规模也不断增加,目前约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5%。
而且由于日本央行在2017年至2018年持续购买股票ETF,随着其股票ETF持仓规模不断增长,持仓量已超越海外投资者和非金融法人,成为日本股票最大的净买家。
日本央行印钞买股票的过程,以及当时日经225指数点和当时日本股市的远期市盈率估值如下图所示。
通过观察日本央行印钞买股票的政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
日本央行宣布股票购买计划或扩大股票购买规模,一般都是在股市出现大幅下跌且长期低迷,且股票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时。
我们来对比一下沪深300指数的当前情况:
它不是也经历了三年多的下跌,最近四个月又出现了大幅下跌,它的估值是不是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但是,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一样,只讲疗效,不讲剂量,这就有点像耍流氓了。
所以,除了上面的图表之外,我还统计了另外两个数据:
日本央行每月股票市场ETF持有量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总市值的比例;
日本央行每月股票ETF净购买量与东京证券交易所每月股票成交量之比。
然后,将其与日经225指数进行比较,从微观角度观察央行股票ETF购买额度对股市的中短期影响。
因为昨天的微信文章莫名其妙消失了,我也想在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上耍点小流氓,发到小红圈上,同时对中国央行这次“印钞买股票”的解读做进一步的补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