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证监会官网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指引》第九条规定,净资产长期为负的公司应当制定并披露上市公司估值改善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和具体措施等。此外,上述公司应当至少每年评估一次估值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根据需要及时改进,并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估值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作出专项说明。
所谓净资产破位,即股价跌破公司每股净资产值。自今年5月20日上证指数触及最高点3171.15点以来,持续下跌,净资产破位的股票数量也不断增加。通化顺iFind数据显示,5月20日,A股净资产破位的股票数量为472只,占比不足10%。但到了9月24日,5360只A股股票中,共有738只股票破净,占比为13.76%。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旋对蓝鲸新闻表示,上市公司盈亏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原因包括宏观政策变化、经济压力加大、行业周期性冲击严重等,内部原因包括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恶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投资者对行业前景产生担忧,对公司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进而导致上市公司股价不断下跌,甚至跌破每股净资产。
据蓝鲸资讯统计,在738只净资产为负的股票中,市值超百亿元的股票净资产为负的有207只,占比28.05%。这也意味着,在净资产为负的股票中,中大市值的公司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据蓝鲸资讯统计,上述207只净资产为负的股票主要分布在金融、工业和房地产相关(交通运输、钢铁、水泥等)行业。其中,金融类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64家,占比30.92%。进一步细分,上述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包括37只银行股,市值过万亿元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4只银行股也均陷入净资产为负的境地。
从企业性质来看,上述207家公司中,53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70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委或地方政府,占比59.42%。
分析上述207只净资产为负的股票表现,可以看出部分公司的增长潜力不弱。据蓝鲸资讯统计,207家公司中,共有51家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实现了营收连续增长;79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增长。2021年至2023年,51家公司还实现了归母净利润连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共有82家公司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增长。
田旋对蓝鲸新闻表示,从行业分布、公司性质来看,市值过百亿但处于净负情况的上市公司,其实资产实力雄厚,盈利能力也比较稳定,但这类公司的周期性或者稳健经营特性导致股价处于低位,加之行业周期性波动、宏观经济压力,市场情绪受到扰乱,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产生净负现象。
9月24日,证监会相继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市场改革的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强调深化上市公司并购市场改革,引导更多资源和要素向优质新生产力集聚,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的投资价值。
在此背景下,市场信心得到提振,9月24日上证指数单日上涨4.15%,创近四年来最大涨幅;9月25日上证指数再度收高,沪深股市成交额时隔四个月再次突破万亿。
随着市场的回暖,上述净资产为负的股票股价也呈现上涨趋势。通化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收盘,207只净资产为负的股票中,193只股票股价上涨;7只股票股价涨幅超过每股净资产,突破净资产为负的范畴。
在田宣看来,证监会出台政策推动长期负净资产公司进行市值管理,首要目的是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理念,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推动长期负净资产公司价值回归,减少非理性波动,维护市场稳定。其次,通过要求上市公司加强运用市值管理手段,聚焦主业发展,优化资产结构,加大业务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同时积极回报投资者,增强投资者信心。最后,通过强化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估值体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金融生态,增强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促进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