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由于《今日头条》网络平台改版,您在阅读时可能会看到带有“免费解锁”或“正在查看”字样的广告,但广告仅持续5秒,如不想看到广告,可点击右上角“X”消除并继续阅读。若出现“正在查看”,点击即可显示全文,谢谢阅读!)
关于越早退休养老金越低的问题,大家已经讨论得烦透了,我们都希望全国社保系统的高层领导能够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尽快解决这个不合理的问题。
我问了社保局的人,他们也说国家可以通过每年“上调”养老金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上网查了一下,也是同样的答案。
事实上,“中年退休人员”越早退休,养老金就越低,主要原因就是“过渡期中年人养老金计算办法”和10%→90%的扣除。
相当多的退休人员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再重复一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中年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中年人过渡办法》,过渡期为10年(2014年10月1日-2024年10月1日)。
根据该办法,若按新办法计算的退休金高于按旧办法计算的退休金,则根据退休时间增加新旧办法计算的退休金差额的一定比例,如2015年12月前退休的,只增加10%,以后每年增加10%,直至2024年增加100%。
社会平均工资通常逐年递增,新法计算的退休金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因此增幅较大,而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增幅一般较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休人员”的差额补贴逐年增加,导致退休年龄越晚,养老金就越高。
此外,养老金的计算还与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等因素有关。晚退休意味着多交几年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缴费年限会增加,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的积累也会增加,缴费月数会减少,用来计算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也会增加,这些都会导致养老金的相应增加。
但在养老金调整时,提前退休的老人养老金水平较低,国家也会给予他们额外的照顾,对老年人进行倾斜调整,以缩小养老金缺口。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