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将迎来新变化。职称和职级还有价值吗?理解
机关事业单位于2014年9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设立10年过渡期。今年10月起,过渡期正式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办法也将发生变化。当出现新的变化时,需要按照与企业退休人员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那么相应的职称和职级还有价值吗?我们来破译一下。
养老金按照新办法计算,即根据个人累计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缴费指数等因素计算,不反映职称、职级因素。例如,基本养老金等于养老金计算基数*(1+养老保险缴费指数)/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人数养老金支付月份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职称和职级确实没有意义,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还是起到了间接的作用,因为它关系到个人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缴费基础,也关系到一些福利。总体规划之外。 。
我们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例。对于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根据其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因素确定。例如,基本工资分为级别和档次、高低。几千元的差异很正常,这会影响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从而影响退休后的福利。比如,厅级公务员和科级公务员领取的养老金相差可能超过两三千元。
此外,除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外,有些地方还会提供总体计划之外的福利,如住房补贴、精神文明奖励、取暖补贴等。这些福利也与他们的职称和职称有关。行列。比如在江苏等地,在住房补贴方面,职称越高的人可能获得的补贴越高。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在发放供暖补贴时,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发挥了职称作用。例如,在山东,高级职称取暖补贴为1800元,初级职称取暖补贴为1100元,依此类推。
事实上,可能不仅仅在薪酬方面存在这样的差异。在退休年龄的确定方面,职称对女性同样有价值。例如,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可以为60岁,即可以延迟5年退休。当然,现在延迟退休的计划已经确定了。从2025年开始,女性还可以选择在延迟退休的基础上继续延迟办理手续。
总结一下
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10年过渡期将结束。在此期限后,退休人员需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将不再反映职称、职级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职称和军衔毫无意义。相反,职级越高、职称越高,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时一般缴费基数会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一般会较大。另外,还有一些总体计划之外的福利,比如取暖补贴、住房补贴等,也可能和一个人的职称等有关,这是需要注意的。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