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9月23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其股东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宿迁汉邦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君彩国际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受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21.08%、21.09%、4.05%和4.27%。
牛奶公司(怡和集团旗下香港DFI零售集团旗下子公司)目前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京东世贸与宿迁汉邦为一致行动人,同属京东集团旗下。汉邦不再持有永辉超市股份,京东世贸持股比例降至2.94%。君采国际将合计持有永辉超市29.40%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协议显示,本次交易对价为62.7亿元,对应价格为2.35元/股。截至9月23日收盘,永辉超市股价为2.25元/股,最新市值为204.19亿元。
君采国际的控股股东为名创优品(9896.HK)旗下子公司名创优品(广州)有限公司,截至公告日,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杨云云共计持有名创优品62.7%的股份。
在过去的三四年里,名创优品一直保持着60多亿元的现金储备,截至6月底,名创优品的现金余额为62.33亿元,也就是说,名创优品在这轮融资中把所有的现金都投入到了永辉超市。
名创优品公告称,永辉超市目前在营门店约850家,其庞大的销售网络及供应链可增加名创优品在日用百货零售业务的投入和业务渠道,并依托其在自主品牌及IP产品方面的经验,通过业务合作的方式为永辉超市提供支持,以较低成本开发自主品牌产品,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名创优品创始人兼CEO叶国富在今晚的电话会议中透露,之所以投资永辉,是因为中国线下超市正面临20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也就是庞东来模式。他到河南郑州,探访了庞东来帮永辉改造的第一家门店,发现“庞东来版永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流和营业额都翻了一番,“我就想,这个店要是我的就好了。”
名创优品CFO张静静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名创优品150多亿资产中,现金占比过高,拖累了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入股永辉超市对提升资本回报率有很大帮助,永辉超市业务已经到了转折点,未来一两年会有明显好转,入股时机已经到来。
永辉超市连续三年亏损
据官网介绍,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企业500强,是全国“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2010年永辉超市在A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自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以来,牛奶公司近十年来从未减持,此次牛奶公司与名创优品的交易,也意味着永辉超市直接控制的股票被清仓。
2014年8月,永辉超市发布定增预案,牛奶公司以7元/股的价格收购永辉超市19.99%的股份,共计56.92亿元。一年后,牛奶公司再次参与永辉超市定增,进而稳坐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据测算,牛奶公司两次定增共计耗资69.62亿元,此次与名创优品的交易价格约为44.96亿元,不考虑历年分红,牛奶公司对永辉超市的投资亏损高达35.4%。
相比牛奶公司,京东早就考虑退出永辉超市,2016年,京东旗下两家子公司参与了永辉超市的定增,虽然后期股权主体发生变化,但京东至今未对永辉超市进行任何投资,而永辉超市正在减持。
今年3月,京东世贸和宿迁汉邦宣布减持计划,从本次交易前的持股情况来看,京东在本次交易前就已经进行了减持,截至去年底,京东世贸和宿迁汉邦共计持有永安股份13亿元,本次交易前,两家公司所持股份已减持至11.25%。
近三年,永辉超市业绩持续不佳,2021年至2023年,永辉超市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910.62亿元、900.91亿元和786.4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9%、1.07%和12.71%;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亿元、-27.63亿元和-13.29亿元,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逾80亿元。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营收和净利润再次同比增加。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8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
随着公司持续亏损,永辉超市股价也随之下跌,今年以来,永辉超市股价一度跌至2.08元/股,创近十年新低,相比2020年11.03元/股的股价已下跌80%。
名创优品高增长 仍有隐忧
单从营收来看,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还不在一个规模上,今年上半年名创优品实现营业收入77.6亿元,仅为永辉超市的20%。
但相比永辉超市,名创优品却展现出了更佳的增长潜力,今年上半年名创优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净利润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6.45%。
名创优品在经历前期的高速增长后,近几年开始寻找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点。名创优品大力推出香水、二次元等产品,同时进行IP联名,供应链能力强,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情感价值更高、企业溢价更高的产品。
名创优品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由于集团平均门店数同比增长18.8%,同店销售增长7%,其中TOP TOY同店销售增长13.6%,海外同店销售增长1.3%,门店增速同比上升16.3%。
IP产品给名创优品带来了不小的增长,今年上半年IP产品贡献了名创优品海外近50%的销售额,实现了翻倍增长,海外市场占名创优品营收的1.3%,较上年同期的30.9%提升至35.2%。与此同时,名创优品也支付了更多的IP授权费用,报告期内,名创优品IP授权费用为1.83亿元,同比增长24%。
相较于海外市场的高增长,作为大本营的名创优品中国大陆门店销售额已下滑至去年同期的98.3%,虽然大陆业务同店销售下滑并不明显,但这已是名创优品旗下产品首次出现下滑。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名创优品中国大陆地区每家门店年均营收分别为250万元、220万元、210万元,2023年下半年则降至120万元。公司负责人、CEO叶国富在财报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虽然国内门店平均顾客消费同比增长0.9%,但顾客数量却减少了2.5%。
•结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