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违约退市到新债发行加速,我国可转债市场面临新考验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从广汇转债、苏特转债到蓝盾转债,7月下旬至8月中旬,A股可转债市场面临一波转债违约、退市潮;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新债发行也在加速,我国可转债市场面临新的投资挑战。

8月15日深夜,岭南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8月13日,岭南转债剩余金额为4.9亿元,公司现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足以偿还岭南转债,“岭南转债”无法按期兑付。岭南转债原定退市日期为2024年8月15日(周四),但由于岭南转债到期无法偿还本息,暂不从深交所退市。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述公告发布后,岭南股份却在8月19日、20日连跌两日,股价再度收于1元上方。

8月13日下午,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盾”)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及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或查封,资金严重短缺,应于8月偿还。13日兑付的“蓝盾还债”可转债本息未能按时兑付。在上述两起可转债违约之前,搜于特集团旗下搜于特还债在今年3月首次出现实质性违约,此外还有汇丰、正邦、全柱等公司的债券也出现预期违约。

“可转债市场违约增多,可能会导致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退出可转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部分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更强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更加注重个人投资者的配置,这可能促进市场的专业化和成熟度。这也提醒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应对市场变化。市场格局的调整、市场细分的加剧,是可转债市场未来需要应对的挑战和机遇。”上海千福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家英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资转债违约

事实上,岭南转债违约对市场的影响远大于蓝盾、苏特转债退市,因其国有股东背景,引发了业内多家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岭南股份主营业务为生态环境建设、污水环境治理。近年来,公司因地方政府拖欠款项,回款困难,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较高。为自救,控股股东尹宏伟引入国资,实际控制人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原计划通过“入股+定向增发”的方式取得岭南股份控制权,但定向增发自2022年9月起一直未获批准。6月,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岭南股份实际控制人。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属国有控股。

可转债违约

目前实际控制人旗下公司中山华英实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持有5.02%股份+取得尹宏伟所持全部17.32%股份的表决权+派出董事增席”的方式,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市场投机性比较强,主要因为三个原因:第一,岭南的控股股东是国企;第二,岭南在其可转债到期前宣布增加抵押品;第三,标的股票尚未退市,公司可能不想创造历史。”8月19日,上海可转债市场投资者陈杰(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陈杰指出,最终违约其实也是出于国有资产的考虑,对于中山火炬来说,当时筹划收购时股价还在2元以上,可能没有考虑到随后股价大幅下跌,以及可转债到期需要赎回,前期已经投入了10亿真金白银。在岭南股份陷入绝境时及时止损,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合理举措。

徐家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岭南股份作为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可转债违约事件是A股市场上的首例,此次事件打破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绝对信任。国有资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仍可能面临内部管理不善、投资决策失误、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此次事件也凸显了国企改革的紧迫性,特别是在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方面。

“即便在国企,投资风险也依然存在。投资者在购买类似债务工具时,应更加注重对公司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分析,而不能单纯依赖其国企背景。”徐家英说。

在徐家英看来,岭南可转债违约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作为市政园林环保公司,其主营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基建投资放缓、房地产市场调整,环保行业竞争加剧使得公司获取新项目的难度加大、项目付款周期延长,造成营收和利润的大幅下滑,加之行业普遍存在的低利润率、高负债运营模式,使得公司同时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

“岭南股份通过并购扩张实现多元化发展,进入文旅、环保等多个领域。然而这种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复杂度和沉重的财务负担,风险在市场环境恶化时尤为明显,不同业务板块整合不力,导致整体运营效率不高,资源分散,难以应对市场变化。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环保企业普遍面临较高的经营成本和政策风险,这也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收入增加但利润不增加。此外,金融去杠杆政策导致融资渠道收紧、利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徐家英指出。

可转债违约

可转换债券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截至8月20日,可转债市场新转债发行速度已经超过IPO,仅8月份就有7只可转债上市,在可转债违约数量增多、新转债发行加速的全新投资环境下,整个市场的投资情绪如何?

“肯定会影响整个可转债市场的表现,主要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可能削弱投资者对可转债市场的信心,在选择可转债时会更加谨慎,从而减少其配置可转债的需求;第二,可转债市场可能出现更频繁、更大的价格波动,特别是在短期内,可能影响可转债市场的稳定性;第三,可能引发市场对其他可转债信用风险的担忧,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主营公司资质的考核,导致投资者对高风险可转债的风险规避情绪上升,从而影响可转债整体的估值和价格表现以及供求关系。”拍拍网财富经理曾恒伟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

国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指出,汇丰、蓝盾、正邦、全珠等个债预期违约案例并非突发事件,标的股票价格表现不佳且持续时间较长,价格走势符合市场预期。当预期违约成为现实时,难以对可转债市场形成整体影响。目前低质量可转债普遍低于纯债券价值,是基于信用风险考虑的价格重估,随着标的股票退市预期和可转债违约预期,每一项信用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对低质量可转债造成影响。低价可转债高波动调整逐渐成为共识,低价策略逐渐失效。

“违约退市加速,也可能是监管部门加大对可转债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包括加强发行公司资质审核、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徐家英说。

作为一家专注于可转债交易的机构投资者,上海千福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位人士8月20日也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目前可转债新发节奏有所加快,目前市场上可转债新发数量依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但如果退市风险进一步加大、违约频发,机构投资者或将重新评估可转债发行的风险收益比,尤其是对于一些资质较差的公司,机构可能会选择回避,从而导致新股上市热情下降。

岭南股份违约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对国企转债的信心?徐家英认为,投资者对国企转债的长期信任,部分是基于其背后国有资产刚性兑付的预期。如果预期落空,投资者可能对国企转债的信用产生怀疑,影响国企转债的交易活跃度和价格。投资者将更加关注国企转债的实际信用风险和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推动市场更加理性地评估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对整个可转债市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考虑选择基本面强劲、行业前景良好、信用评级相对较高的可转债,以减少投资不确定性。投机行为往往更容易吸引缺乏专业知识的中小投资者,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市场波动中遭受损失。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中小投资者投机行为的风险。投机行为往往伴随着短期的市场波动和价格的非理性变动,可能对市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减少投机行为,提倡长期投资,有助于提高市场整体的成熟度和理性。”徐嘉颖进一步指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