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合规能力,是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对我国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在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的“2024中国企业国际合规论坛”上,来自学术团体、商会、企业的代表纷纷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实现国际合规建言献策。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国际合规问题更加严峻复杂,一方面,中国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通过遵守国际规则,与国际同行构建互信,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港口协会自贸区分会副会长、中税企业顾问集团董事长田舒表示,“近两年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和发展由简单的制造转向创新技术驱动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不可逆转。”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亚太商业服务咨询委员会主席朱小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进行了观察,“从宏观看,中国企业面临国际政策、贸易规则、投资限制等方面的挑战,很多企业受政策引导,在东南亚、墨西哥建厂。从中期看,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2.0时代,正处于区域市场重构的过程中,这也意味着(贸易)摩擦和纠纷。从微观看,企业面临数据合规、知识产权等问题。”
中国企业无法回避国际合规问题,无论“走出去”处于哪个行业、哪个阶段,都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嘉吉集团中国区道德与合规负责人戴志松表示,“一些合规风险是,比如在选择公司架构和市场准入时,出海企业需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商业伙伴等。不同行业的企业会存在不同的合规风险,比如高科技企业要提前规划知识产权。对于新媒体、电商行业,数据合规是重中之重。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比如刚刚“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合规风险主要来自于用工、环保等。如果比较成熟,也要时刻关注当地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税收风险容易发生变化。”
对于如何规避合规风险,戴志松进一步表示,“在企业中,应积极开展合规风险自我评估,尤其要注意合规风险的关联性。一是要注意合规风险的横向关联性,比如解决环保问题;二是要注意合规风险的纵向关联性,比如在一个大的集团里,如果一个子公司出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母公司,甚至通过母公司辐射到其他子公司”。
易云科技副总裁、风控运营中心负责人金春梅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可行的策略:“企业在东道国投资,想了解当地的税收政策时,可以向当地使馆寻求帮助。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已向30多个国家派出了税务官员,也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当地税收协定的实际执行情况。”
记者孔文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